镲读作chǎ,是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镲子、铰子等。中国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百科]
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百科]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百科]
巩汉林,汉,1957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国家一级演员,民进会员,毕业于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1988年,因创作小品《国粹异彩》获得天下大奖赛“大连星海杯”创作表演三等奖。1990年,首次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百科]
据历史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故事中,“鸡鸣狗盗”是最早将口技运用到了军事。到了宋代口技以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在杭州盛为流行,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等。...[百科]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中国的许多民族乐器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一道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人华侨认识和喜爱,这其中不少用竹子做成的乐器,以其与众不同的造型、优美独特的音色和非凡的表现力,征服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人们,给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平...[百科]
鞭,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百科]
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
原为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它在古代流行地域广泛,是中国北部、西北部各族人民常用的民间乐器。[百科]
历史久远,原为佛教密宗法器,由印度传入我国。流行于全国各地佛教寺院,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盛行。[百科]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传统艺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百科]
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曲协常务理事、天津曲协理事。其子李少杰也为著名相声快板书演员。1990年10月11日,李润杰在天津逝世,享年73岁。[百科]
张志宽,男,1945生,河北省深州市人,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为天津曲协秘书长、全国快板书艺术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从小喜爱快板书艺术,1960年经郭荣起先生举荐步入专业,成为天津广播曲艺团唯一的一名学员。快板书师承这一艺...[百科]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百科]
成龙(JackieChan),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安徽芜湖,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动作指导、制作人、编剧、歌手。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1978年以电影《蛇形刁手》、《醉拳》确立功夫喜剧的动作风格。1980年自导自演的动作片《师弟出马》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nbs...[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