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引义
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时拜相,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房、杜二人拜相后,成为唐太宗的主要助手,人称“房谋杜断”。贞观之后,任宰相者除中书令、侍中外,长期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省长官也不能例外。李世民藉此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为“贞观...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是山东省政府打造山东旅游精品的重点项目,由泰安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邀请中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先生...
元朝统治者长期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公开激化,由此爆发的红巾军大起义敲响了元王朝丧钟。时郭子兴部将朱元璋已取滁州,郭遂移驻滁州。元顺帝北逃上都后,仍保持其政权,企图卷土重来,但败局已定。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打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自称...
嘉靖十七年,时任礼部尚书严嵩,揣摩上意,反对自由讲学,借口书院耗财扰民又一次尽毁天下书院。稽山书院被捣毁后,王阳明的两位嫡传弟子:季本和王畿,建立了流动课堂——鉴湖画舫。“越中十子”就是王门二代主力。
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注解...
据《明史·列传第五十六·刘珝传》记载,由于万安等人在成化年间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对明宪宗的种种失德之举(纵容汪直及西厂的骄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有所匡正,以至于万安、刘珝、刘吉三位阁臣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六部尚书则戏称为“泥塑六尚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随父来沪,在文明书局编辑所附设之文明小学就读,后因家贫辍学学艺,在笑舞台唱文明戏,工丑角,擅演书僮、篾片、小贩等穿马甲的小人物,故称"马甲滑稽"。表演上洒脱自然,口齿清楚,语言流畅,善说各地方言,即兴发挥甚多。其时大型滑稽戏尚$#...[百科]
这3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1681年,清军分3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清军...
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兼礼部尚书。他一味献媚明世宗,窃权夺利,诛杀异已。严嵩擅长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因而受到皇帝的宠幸。九月,严嵩升任首辅,大权独揽,被称为“青词宰相”。严嵩以儿子严世番和义子赵文华为爪牙,拉拢锦衣卫都指挥陆炳,...
正如《隋书·百官志》所说:“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隋代朝官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集东汉以来朝官制度发展变化之大成,并使其规范化和固定化...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蒋琬在诸葛亮死后继任蜀汉宰相。第三任宰相是董允,曾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卒。费祎作为蜀汉重臣,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
于是选择南内之地建神御阁,由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汪鋐督理。皇史宬内外用砖石团砌,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其中摆放石柜,藏《宝训》、《实录》。嘉定派以“朱氏三松”为代表。他们祖孙三人都是竹雕名家,又均为嘉定人,故被称为嘉定派。嘉定派的开创者是朱松麟。长卷小...
天顺元年正月,兵部尚书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诬陷杀害,终年60岁。于谦为永乐十九年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及山西、河南巡抚。他本人才识过人,忧国忧民,深受景帝器重。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永乐十九年进士,景泰时为兵部尚书,加少...
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服虔说: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