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汇讲》指出唐氏为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名医。当时江南地区尤其苏州名医汇萃,学术气氛很浓,唐氏搜集诸名家文章,汇成此书,名曰“汇讲”,实际是一部很好的医论性杂著。[书籍]
《知医必辨》一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作者对吴又可《温疫...[书籍]
三家医案合刻清吴金寿陆序三家医案者,叶天士布衣,薛生白征君、缪宜亭进士之所作也。青囊一肩,紫书三卷,壶公待用无遗;牛溲马勃,收藏不弃。盛以竹节,量以刀圭。赤箭于云根,红盐拂于灶上。明珠耻其价,金镜惭其形。杏林之树,以董奉而益珍;橘井之泉,非苏耽其谁凿。游刃恢乎,奏...[书籍]
共有医论二十篇,从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探求疾病之本原及治本之法。内容包括脏腑气血营卫功能,证治大要,伤寒、内、妇、儿各种证治。[书籍]
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公元220-450年内容简介:《名医别录》药学著作。简称《别录》,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分别记述其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产...[书籍]
李君酷嗜医籍,亦在旧书肆中所得原署希琴叠研斋主人手抄,未刊稿也。其间,鉴别证候之疑似,并验舌诊脉之方法,附以时方歌、药性赋,为医学入门之阶梯,与第一集第五种《医阶辨证》互相发明。古今医籍中不可多得之作,惜未审萧先生何许人也有知者,应惠函相告...[书籍]
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中有关医事记载,多属怪症奇治等内容。[书籍]
《子平真诠评注》清沈孝瞻原著序一.论十干十二支二.论阴阳生克三.论阴阳生死(附支藏人元司令图表)四.论十干配合性情五.论十干合而不合六.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七.论刑冲会合解法八.论用神九.论用神成败救应十.论用神变化十一.论用神纯杂十二.论用神格局高低十三.论用神因成得...[书籍]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书籍]
《外科医镜》为清代学者高思敬所著的一部医书。收录:《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六气感证...[书籍]
仁学[民国]谭嗣同自叙"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知元,而功用可极于〈无〉。能为仁之元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佛能统孔、耶,而孔与耶仁同,所以仁不同。...[书籍]
鄞人王节斋,集明医医方,而着以己见,觉世济物之心伟矣。苏立斋薛翁,大阐节斋所未尽,而为之注。凡起病传经之因,一览之如见肺肝,间有损益节斋而直指原委。予虽未畅于医,要之立斋历试既效之言,虽节斋复生,亦当视为忠告友矣。[书籍]
神魔小说《咒枣记》又名《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作者为邓志谟,写萨真人积善学道,升飞成仙的故事。[书籍]
夫医之为道,贵手实验。裘君吉生藏书至数千种,不以大部凑集众说之书为重,恒调单本小册之著作在往出自心得,多有发明之处,如外科王洪绪《全生集》、内症王清任《医林改增》等,立论不多,要皆独具创见,尤以所载方法无不历经试验,遂有不屈不挠之学说垂示于人。此书系顾仪卿...[书籍]
医中一得清·梁溪七世家医雅亭氏顾尔元拜撰《医中一得》提要夫医之为道,贵手实验。裘君吉生藏书至数千种,不以大部凑集众说之书为重,恒调单本小册之著作在往出自心得,多有发明之处,如外科王洪绪《全生集》、内症王清任《医林改增》等,立论不多,要皆独具...[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