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其他诸条亦多可依据惟是所取书画题防不尽出于手迹多从诸家文集録入且亦有未见其物但据传闻编入者如文嘉严氏书画记内称枝山翁卷一又称文征明词翰二是亦非尽出原迹之一騐其中第三卷之顾野王第五卷之杜牧之李阳氷苏灵芝诸人皆无标目辗转?陆费墀钦定四库全书清河书画舫卷一上明张丑撰三国钟繇摹钟鼎...[书籍]
隔统唇舌齿等二十六母也刘鉴法则音和专以见溪羣疑为説而又别立为一四音和四一音和两门类隔専以端知八母为説又别出轻重重轻交互照精精照互用四门似乎推而益宻然以两法互校实不如原法之简该也其广韵类隔今更音和一条皆直以本母字出切同等子取韵取字于音和之理至为明了独其辨来日二母云日字与泥娘二字母下...[书籍]
明神宗宝训宗庙上文缺社稷所系非轻焉忍坐视不言居正等回奏古语云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如司礼监太监孙德秀温泰兵仗局周海罪状亦不在海用二人下宜一体降黜其各监等官俱令自陈老成廉慎者存之谄佞放恣者汰之以光圣德疏入上特奏圣母亟允所请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癸未谕内府各衙门各执事官长随小火者知道迩年以来多...[书籍]
考周密《癸辛杂识》,引其非男非女之身一条,则宋代已有此本,所谓刻於嘉泰中者,殆非虚语。其书於《灵枢》、《素问》之理颇有发明,李时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发前人所未发。而论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龟鉴。疑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澄以...[书籍]
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总结,《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优点: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据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如李商隐文集久失传,清代前期传本注本《樊南文集...[书籍]
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总结,《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优点: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据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如李商隐文集久失传,清代前期传本注本《樊南文集...[书籍]
据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总结,《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优点: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据清仁宗《御制全唐文序》、《全唐文。如李商隐文集久失传,清代前期传本注本《樊南文集...[书籍]
托迹黉门,桃李陡变而为荆榛;驾称泮水,龙蛇忽转而为鲸鳄。法律实类鸿毛,伦风今且涂地。急控填偿,哀哀上告。是时包公为官极清,识见无差,当日准了此状,即差人拘原被告、干证人等听审。包公先问干证,左邻萧美、右邻吴范俱供:萧淑玉在沿街楼上宿,与许献忠有奸已经半载,只瞒过父母不知。...[书籍]
宪葢兼之矣高皇帝混一寓宇虽间录一二儒者刘诚意辈侍左右规调兵食至攻讨之任专寄弁帅其势甚重几不反仁宣来渐以都御史或侍郎分守职抚安民伍督察奸弊军兴得与弁帅参总督权更大生杀爵黜人军不常置事妥即巳成化间采陶鲁议于两广设总府专治后虏大入杀掠吏民诏陜西三边设总府后又于宣大偏保设总府迄今天下称三...[书籍]
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书籍]
元丰中出于洛氏银李氏园中。李以为异,献于大尹潞公。公见心爱之,命曰女真黄。其开头可八九寸许,色类丹州黄,而微带红,温润匀荣,其状色端整,类刘师阁而黄。诸名圃皆未有,然亦甘草黄之比欤。丝头黄,千叶黄花也。色类丹州黄。外有大叶如盘,中有碎叶一簇,可百余分。碎叶之心,有...[书籍]
此处乃称其父李化楠自诸生谓学官弟子也。秀才也称“诸生”时,疏食菜羹,不求安饱。然事先大父母,必备极甘旨美味也。《韩诗外传》:“鼻欲嗅芳香,口欲尝甘旨。”至于宦游古时出外做官游历各地,称宦游所到,多吴羹泛指江浙一带菜肴酸苦之乡。厨人进而甘焉者,随访而志记录也诸册,不假抄胥指...[书籍]
五峰(祝融峰紫盖峰云密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去地高九千七百八十丈,在诸峰之北,最高,拥诸峰而直上。有祝融庙基,及青玉坛、光天坛、白璧坛、雷公池、风穴仙梨树、上清院基。峰之东南,有李泌书堂。紫盖峰,去地高四千五百丈九尺。其形嵯峨,有似麾盖,因以为名。上有仙人池、七...[书籍]
○五峰(祝融峰紫盖峰云密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去地高九千七百八十丈,在诸峰之北,最高,拥诸峰而直上。有祝融庙基,及青玉坛、光天坛、白璧坛、雷公池、风穴仙梨树、上清院基。峰之东南,有李泌书堂。紫盖峰,去地高四千五百丈九尺。其形嵯峨,有似麾盖,因以为名。上有仙人池、...[书籍]
擢进士第,乾符中累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中书侍郎,与郑畋俱李翱甥,同位宰相,终太子宾客。《临池诀》或作《临池妙诀》二篇,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自谓得永兴家法,乃取《翰林隐术》、右军《笔势论》、徐吏部《论书》、《窦臮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以为其篇,为目有八。吴郡张...[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