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封面题“全相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书林余文台梓”。卷首有〈八仙传引〉,署“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言”。版心题“全相八仙出身东游记”,或“全相八仙出身传”或“八仙出身东游记”或“八仙出身传”或“八仙出处”,或“全像东游”或“东游”。卷上题“新刊八仙出处东游记...[书籍]
《娇红记》的作者孟称舜,字子君,又字子适,或作子塞。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说。他的戏剧创作活动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除《娇红记》外,他还撰有《贞文记》、《二胥记》两种传奇和《人面桃花》等六种杂剧。他所编的《古今名剧合选》收入元明两...[书籍]
玉蟾记(又名《十二缘评话》丶《十二缘美女玉蟾缘》丶《十二缘玉蟾记》)玉蟾记版本:光绪元(1875)年重镌本。六卷五十三回。玉蟾记作者:题“通元子黄石着,钓鳌子校阅,餐霞外史参订,红杏道人校字”。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者为崔象川。玉蟾记...[书籍]
西子捧心而颦,丑妇效之,见者却走。其妇未必丑也,使西子交效颦,亦同嫫姆矣。由此观之,声色之道千变万化。造物者有时而穷,物不可以终穷也,故受之以才。天地炉锤,铸之不尽;吾心橐,动而愈出。三寸不律,能凿混沌之窍;五色赫蹄,可炼女娲之石。则斯人者,诚宫闺之刀尺而帷簿之...[书籍]
北宋·调露子我国最早的摔跤专著――《角力记》角力即摔跤,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可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留传下来的摔跤文献很少,《角力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角力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因此《角力记》是一本不可...[书籍]
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书籍]
历任刑狱参军兼掌书记、临汝令、建成令、广晋令、荆州别驾、江陵令。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擢为尚书郎,封信安县侯,食邑千户。后又累迁吏部郎中、吏部尚书。西魏陷荆州后,宗懔被掳,往北土。北周代魏,孝闵帝对宗懔甚为器重,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世宗即位,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书籍]
清余怀序或问余曰:“《板桥杂记》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有为而作也。”或者又曰:“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录者何限,而子唯狭邪之是述,艳治之是传,不已荒乎?”余乃听然而笑曰:“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治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书籍]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北游玄帝出身传》)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建邑书林余氏双峰堂梓”。版本:道光十(1830)年《四游记》合传本。四卷廿四则。全书不分章回次第。除最后二则外,各则文末均用“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套语。末卷最...[书籍]
王粲的《英雄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的传记.该书全书已佚,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与具体写作时间等问题.据史料分析,其主体部分当写成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作者归曹前,反映了曹操统一北方以前汉末群雄割据时代最宽泛的“英雄”概念.[书籍]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代吴元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大战,最后由孙悟...[书籍]
《老残游记》是刘鹗(1857—1909)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时署名“洪都百炼生”,后来改署“鸿都百炼生”。[1]他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清江苏丹徒人。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曾师事太谷学派周星垣的传人李光炘,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他的父亲刘成忠,咸丰二年不...[书籍]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书籍]
子部八庚子销夏记艺术类一书画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庚子销夏记八卷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所著春明梦余録天府广记诸书俱已着録承泽晩年思以讲学自见论者多未之许独其于鉴赏书画则别有専长是编乃顺治十七年承泽退居后所作始自四月迄于六月故以销夏为名自一卷至三卷皆所藏晋唐至明书画...[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待轩诗记诗类提要【臣】等谨案待轩诗记八卷明张次仲撰次仲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已着録是书前载总论二篇其余国风以一国为一篇二雅周颂以一什为一篇鲁颂商颂亦各为一篇大抵用苏辙之例以小序首句为据而兼采诸家以防通之其于集传不似毛竒龄之字字讥弹以朱子为敌国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