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识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释道安宝志僧倜支遁无谶。神僧名释灵轨芳踪遍于天下。微言道韵高论良谟...[书籍]
手持韦编而笺释之。或问曰。子所解者是易耶。余应之曰。然。复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非易耶。余亦应之曰。然。又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亦易亦非易耶。余亦应之曰。然。更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非易非非易耶。余亦应之曰。然。侍者闻而笑曰。若是乎堕在四句中也。余曰。汝不闻四句皆不可说。有因缘...[书籍]
又名《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书籍]
一、本书的《史通》以清代浦起尤的《史通通释》为底本,《文史通义》以民国时期叶玻先生的《文史通义校注》为底本。二、底本之外,分别又据《史通通释》(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等与《文史通义》(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书籍]
着重于对某些问题的考证和析义,解释脉症含义,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异同,提出相应治疗方法。并纠正前人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有独到的见解。[书籍]
九二用史巫纷若吉节六二不节若则嗟若无咎离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其文言则云虽危无咎矣且虽危则是实有危假如有人虽马坠不伤虽病不死则虽危是实有危也若训为如则与周公爻辞体背又与夫子文言义乖亦与注意不顺足明转写误为颠倒矣九五注龙得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谨按得字误作徳行之徳字龙若在九四之位虽或跳跃...[书籍]
陆费墀诗攷自序汉言诗者四家师异指殊贾逵撰齐鲁韩与毛氏异同梁崔灵恩采三家本为集注今惟毛传郑笺孤行韩防存外传而鲁齐诗亡久矣诸儒説诗壹以毛郑为宗未有参攷三家者独朱文公集传闳意眇指卓然千载之上言关雎则取匡衡柏舟妇人之诗则取刘向笙诗有声无辞则取仪礼上天甚神则取战国防何以恤我则取左氏传抑戒自...[书籍]
《春秋繁露》共十七卷,为归在汉景帝及汉武帝时博士董仲舒(约公元前一七九至一零四)名下的一部哲学着作。这部书以《公羊传》的阐释为中介,按今文经学来描述《春秋》中的伦理道德及政治原则,并根据当时所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而加以进一步确证。有些人认为《春秋繁露》最全面地表述了...[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大学翼真目録四书类巻一大学二字音义先王学校之制子弟入学之年乡学之教巻二小学之教大学之教学校选举之法巻三大学经传撰人古本大学改本大学巻四经一章巻五传之一章释经第一节传之二章释经第二节第五节【格物致知并释在此章】传之三章释经第三节及第...[书籍]
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以《道经》为后,创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是为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的主要著作,一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按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二卷不着撰人名氏书中春秋传素王二字下引宋真宗宣圣賛但称真宗不称宋又称御制则为宋人所着可知卷首题曰明本者宋时刋板多举其地之首一字如建本杭本之类此盖明州所刋本即今寕波府也末题歳次丁亥梅隐书堂新刋不着年...[书籍]
《新唐书·李邕传》称,其父善始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问邕;邕意欲有所更,善因令补益之,邕乃附事见义,故两书并行。今本事义兼释,似为邕所改定。然《传》称善注《文选》在显庆中,与今本所载进表题:显庆三年者合。而《旧唐书·李邕传》称,天宝五载,坐柳勣事杖杀,年七...[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演义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演义十五卷明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人元末屡举不第辟集庆路儒学训导居二年以亲老辞归洪武初征天下名儒考定礼乐寅与焉书成赐金币将授官以老病辞退居石门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推演朱子诗传之义故以演义为名前有自序云此书为幼学而作博稽训诂...[书籍]
六壬神定经上卷释天第一《乾凿度》曰:气象未分,谓之太易(谓始生于玄牝)。元气始萌,谓之太初(阴阳初生)。气象之端,谓之太始(始有清浊之形)。形变有质,谓之太素(清浊己分)。形质已具,谓之太极(二仪初立)。《释名》曰:天,坦也,坦然而高远也。《物理论》曰:水土...[书籍]
治丁丑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本师事王守仁著书数百万言皆发其师説是书其一也凡为总论二巻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大抵多出新意不肯剽袭前人而徴引该洽足以自申其所见凡书中改定旧説者必反复援据务明着其所以然如以南山篇之必告父母句为鲁桓告父母之庙九罭篇之公归不复句谓以鸿北向则不复为兴下泉篇之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