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
史疾,史疾为韩使楚,“贵虚”是对列子学说的概括,而“贵正”指的是列子的人格或凛然正气。《战国策》所载史疾说列子“贵正”.大概源于列子饥而不食郑相子阳所遗之粟的事。出自《战国策》中的人物
曾任中学音乐教师,乐团抄谱员,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和声教员,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作曲专员,南京励志社管弦乐团作曲员,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音乐理论副教授,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副教授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员、指挥等职。中央戏剧学院教师...
曾任教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巴西圣保罗大学等院校,现任台湾水墨画会理事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研究所教授。台湾水墨画会理事长
他创办了影响近代革命的华美印书馆,与孙中山既是志同道合、终身不渝的革命同志,又是结秦晋之好的翁婿。由他们开启的孙宋关系,是辛亥革命史、宋氏家族史研究的重要篇章。宋嘉树的六个子女中,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后来都成了中...
太史享,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字元复,太史慈子,东莱黄(今山东龙口)人。历官尚书、吴郡太守,直至越骑校尉。
孙太平,女,1958生,抗战名将孙立人的小女儿,1980年获得台湾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杜克大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起在杜克大学任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孙太平长期从事植物激素赤霉素信号转导...
郑克鲁(1939年-2020年9月20日),男,广东中山人,生于澳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外文所工作。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武汉大学法语系任系主任并兼法国问题研$#...
“五四”时代就和中学同学合编学运刊物《自助周刊》。二十年代初,考入《新闻报》,任记者。一年后入《商报》,任电讯编辑。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五卅”惨案后负责宣传组织群众工作。中国编辑、翻译家
王祖耀,广东东莞人,孙中山外曾孙,出生于夏威夷,现居中国香港。美国加州大学国际事务管理硕士与夏威夷大学中国学硕士,从事孙中山学说研究。现任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副主席、华人联谊中会理事。...
中年设帐金阊,晚年司铎吴郡,故三吴人士出门下者转较里中为多。性喜经史词章,于性理岐黄亦极研究有得。累试辄高等,长沙王益吾祭酒督学江苏,岁科两试皆第一,才名籍甚,而卒不遇,命也。平生自奉甚刻苦,而待人则颇宽厚,殁之日,凡苏之学书门生皆为涕泣,...[人物]
著名的“张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张允和的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为高中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9月,完成短篇小说《蚕》。30年代,协助斯诺编译《活的中国》。1935年,从燕京大学毕业,进入《大公报》工作。先后主编过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主持过国$#...
廉建中(1896-1986)教授、诗人。无锡北塘区后祁街人。原名明甫,一名谏钟,号蓉湖散人,别署全于老人。早岁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毕生从事教育,一生除教育外,尤擅诗词,有《蓉湖诗集初、二、三、四、五集》、《蓉湖诗钞选集》、《晚晴唱和集》、《无锡名胜百咏》、《历代孝子诗文选》、中...[人物]
著名作曲家,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精通昆曲,对西欧古典音乐亦有研究。他还是演员,出演过103部影片。作曲家、演员
赵弘,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