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
鲍景宣,字南候。清无锡人。官州同知。负经世才,浸润涵濡,泽于尔雅,以诗名世四十余年,著有《青古轩诗草》、《台游小草》。[人物]
卫宣公(?—公元前700年),姬姓,卫氏,名晋,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春秋时期卫国第十五任国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公子晋早年在邢国作人质。公元前719年,公子晋另一兄弟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公元前719年,石蜡平定州吁之乱后,从邢国迎公子晋回国即位,是...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
杨宣娇,又作云娇、先娇,太平天国西王娘(萧朝贵之妻)。在太平天国内部神学体系中被视为天父之女、天兄(耶稣)及洪秀全之妹,世传为洪秀全亲妹,故讹称“洪宣娇”。父黄权政,母林官妹。世居广西桂平县鹏隘山。以耕山务农为业,幼年即过继杨家,由是从养父姓,与杨秀清、杨水娇等为...
浩在相位,弥大劝其引退,浩主和,弥大主战守,父子异议。卒谥献文。有《衍极朴语》。[人物]
燕宣公,继燕前桓公之位。燕宣公十三年(前589年)楚大夫巫臣偕夏姬奔亡晋国,晋封为邢大夫。在位十五年卒,子燕昭公立。
朱宣(生卒年不详),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骠骑将军、云阳侯朱据之孙,朱熊之子。吴景帝永安年间,承袭其祖父云阳侯的爵位。孙皓在位时,官至骠骑将军。三国时东吴骠骑将军
宣华夫人陈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女、陈后主同父异母之妹,封宁远公主,母施姬。隋开皇九年,隋朝平陈完成南北统一后,其与陈国皇室成员作为俘虏从建康西入大兴,被配入掖庭为宫女,后选为隋文帝嫔妾。文献皇后去世后,垂暮的隋文帝失去爱妻后再也无法排遣精神...
李宣茂(455-513年),字号不详,赵郡平棘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固城村)人。北魏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璨的儿子。孝文帝即位,举秀才出身,授中书博士兼定州大中正,因事去职。宣武帝时期,历任平阳太守、步兵校尉、太中大夫、光禄勋,出任平东将军、...
大临(读音dàlín),汉语词语,是八恺之一。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书·张骏传》《隋书·周罗睺传》。八恺之一
龚大明(一一六八~一二三八),字若晦,号山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弱冠入山中修炼。宁宗召至禁中,赐号冲妙大师。理宗嘉熙二年卒,年七十一。今录诗八首。[人物]
裴大亮,曾以大理寺丞知长兴县(清同治《长兴县志》卷一九)。仁宗皇祐中知商州(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二一)。至和间知建宁府(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今录诗四首。[人物]
和逌(yōu),汝南郡西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太常和洽之子,才爽开济。正元年间,为侍中,官至廷尉,授吏部尚书,封上蔡伯。娶夏侯尚之女为妻,生子和峤、和郁。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武大郎,本名武植,字田岭,河北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武植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明代历史人物
和蒙(951-995)字显仁,开封浚仪人,和岘之弟。生于周太祖广顺元年,卒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年四十五岁。五代后周及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