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1830—1888)清福建闽县人,字蔼仁。咸丰九年进士,选云南大理府云南县知县。从军,累擢登青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光绪初,尝上《防海刍论》八篇。官至广东布政使。卒年五十九。有《谷盈子》、《乌石山房诗存》。[人物]
吉州庐陵人,字景纶。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容州法曹掾、抚州军事推官,坐事被劾罢。有《鹤林玉露》。[人物]
江西上饶人,字曰常。本姓璩。身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博学多撰述。有《秋吟》,一时传诵。[人物]
湖南湘潭人,字丹粟。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贵阳兵备道。卒年七十六。有《黔中从政录》、《无所往斋随笔》等。[人物]
(1826—1890)浙江钱塘人,字子授。咸丰十年进士。光绪间官至户部左侍郎。曾疏请广开言路及罢圆明园工程,对设银行、造铁路,则认为将导致利益外溢,坚拒之。卒谥文悫。[人物]
清直隶任丘人,字性孚,一作性符,号䂐庵。诸生。幼袭叔父荫补国子监博士,以母疾不仕。行高学博,书画皆工。有《东园集》。[人物]
(1741—1809)浙江秀水人,侨寓松江,字书年,号秋白,又号西村。贡生。工书画。有《借秋山居诗文钞》。[人物]
字雨苍,犍为人。邵瑞彭弟子。有《词范》、《周词订律》。民国二十年前后仍在世。[人物]
汉代经学家,今文《易》“施氏学”的开创者。少时好学,师从田王孙,学习《易》,与孟喜、梁丘贺并为田氏门人。在梁丘贺的举荐下,担任博士。甘露三年(前51年),参加石渠阁会议,与诸儒讨论《五经》异同。施雠乐于教导,门生有张禹、鲁伯,张禹再授彭宣,故西汉施雠...
商瞿喜好《易经》,孔子就传授《易经》给他。后来商瞿又传给楚人子弘。商瞿的造诣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从此《易》传丁后世儒者,传八代至汉川人杨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杨向以懂易学而至中大夫,以《易》学入仕者还有即墨成...
在位时北方戎狄各部强大,燕被迫迁都至易,《水经注·卷十一·易水》称:“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九年卒,燕懿公即位。
田王孙,西汉汉武帝时的博士、经学家,梁国砀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镇)人。师从同乡人丁宽受《易》,为博士。田王孙又授施雠、孟喜、梁丘贺三人,于是《易》就有了施、孟、梁丘之学。西汉博士兼经学大师
奇阿通二子。乾隆八年癸亥二月十四日辰时生,母侧福晋司氏,那三泰之女。三十年七月,袭不入八分辅国公。三十年七月,授散秩大臣。四十年乙未十一月十一日酉时卒,年三十三岁。同治三年十二月,追封和硕郑亲王。郑亲王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金乡)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
后来又专心读书,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经》,一边讲授,一边著书,他写的书叫《焦氏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