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焚书
李端(743年-782年),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北齐文宣皇后李祖娥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
庞鸿书,字劬庵,号郦亭,常熟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贵州巡抚。有《归田吟稿》。[人物]
陈氏桢(越南语:TrầnThịThiều/陈氏桢),越南陈朝陈仁宗陈昑皇后。越南陈朝陈仁宗陈昑皇后
张佳氏,又称张氏,爱新觉罗·胤禔的继福晋。正黄旗汉军,总兵官张浩尚之女。胤禔继福晋
李元素(?~697年),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中书令李敬玄之弟。出身赵郡李氏南祖。起家武德县令,迁尚书左丞。得到武则天信任,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位列宰相。万岁通天二年,卷入谋反案,...
相传有葛天氏之乐,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唱,共八曲。见《吕氏春秋·古乐篇》。
三国时期蜀汉之重臣,刘禅在位时他官拜侍中、尚书仆射,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次子,继承其父的西乡侯爵位。263年蜀汉为魏所灭,他与刘禅共赴洛阳,之后受魏册封为侯。
李来亨(?-1664年),陕西米脂人,李过之子。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后为南明抗清将领。永昌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随李锦(过)进入湖南,联合明大臣堵胤锡共同抗击清军。李锦死后,随高一功等入川。清顺治八年(1651),高一功牺牲,他力战突出重围,...
李敬玄(615—682年),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宰相,谷州长史李孝卿之子,诗人李绅的曾祖父。联宗于赵郡李氏南祖房,得到中书令马周的推荐,成为太子(李治)侍读,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尚书右丞、...
杨佳氏,生死卒年不详,是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的母亲,是魏清泰的妻子。清高宗孝仪纯皇后之母
富察氏,清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妹妹,太宗第十子韬塞的孙子、副都统萨喇善三继妻。清朝历史人物
李浙[约公元一一九四年前后在世]字子秀,庐陵人,李泳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末前后在世。尝为官。与兄洪、漳、泳弟洤并工词,有《李氏花萼集》五卷,《文献通考》为五人所合著。[人物]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三皇之首,风姓,简称燧人,尊称燧皇。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
薄(Bó为中国小姓氏之一,源流古老,来源多样,分布于全国各地。薄姓的来源主要为以封地为姓,一为山东上古的的薄姑国;一为河南春秋时的薄城。另一部分薄姓为少数民族汉化姓,如乌桓、鲜卑、羌族等与汉族同化后得姓。薄姓的郡望为雁门郡。
李氏(?-950年10月9日),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晋高祖石敬瑭的皇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嫁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封为永宁公主。长兴四年(933年)九月,进封魏国公主。清泰二年(935年)九月,末帝李从珂改封魏国公主为晋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