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礼(469~531年),本名杨和,字仲礼,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时期大臣,太傅杨津之孙,仪同三司杨暐之子。孝友淳笃,忠贞砥砺,担任司徒参军、宁远将军,普泰元年,全家遇害,时年十八。太昌初年,追赠赵郡太守。北魏时期大臣
杨奉(?-公元197年),东汉末年将领。初为黄巾起义军余部白波军将领,后跟随凉州军阀李傕。李傕与郭汜相争,杨奉先是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即自立门户,并护送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因此功受任车骑将军。公元196年(建安元年),献帝为曹操接向许县...
杨八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其为杨业认的干儿子,并非亲生儿子。《洪羊洞》里杨延昭的唱词:“老娘亲所生我兄弟七个”说的很清楚,佘太君一共生养了7个男孩。《李陵碑》里杨继业:“四八郎失番邦无有下梢”里说的杨八郎,叫杨延顺。八郎...
杨凝,男,唐朝时期人物,字懋功,虢州弘农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代表作《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钱传瑛(878年-913年11月17日),本名传锴,后改传瑛,又称元瑛,杭州钱塘(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钱镠第三子(一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
杨浩(?-618年),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之侄,秦孝王杨俊长子,母王妃崔氏,隋朝皇帝。杨俊好声色,妻子崔氏因忿怒下毒将其谋杀。事后崔氏被处死,杨浩也因此受连坐,被取消世子资格,甚至不能为父亲主丧。至其伯父隋炀帝即位,才允许...
杨孝邕(498-532年),字道喈,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官员,徐州刺史杨昱之子。出身弘农杨氏,起家员外郎,迁员外散骑常侍。普泰二年,遇害,追赠使持节、辅国将军、东梁州刺史北魏官员
杨顺(466-531年),字延和,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大臣,洛州刺史杨懿第四子。出身弘农杨氏,宽裕谨厚。起家奉朝请,迁员外散骑侍郎,累迁直阁将军、北中郎将、武卫将军、太仆卿。预立孝庄帝有功,册封三门县伯,历任冀州刺史、...
杨约(生卒年不详),字惠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汾州刺史杨敷之子,隋司徒杨素的异母弟。隋朝宦官。杨约在孩童时,曾经爬树堕地,为树杈所伤,因此竟为宦者。他性情沉静,内多谲诈,好学强记。杨...
杨振汉,1932年出生于清华园,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数学家杨武之之子。数学家杨武之之子
杨光美,北宋名将,太祖攻打北汉,曾几次献计,但因杨业父子,未能攻下,又曾望北汉与杨业议和。北宋名将
杨琦,一作杨奇,字公挺(或作公伟、公绰)。太尉杨震曾孙(一作玄孙)。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志节,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豪,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有二百人。汉献帝西迁时多有功劳。官至侍中、卫尉。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
杨锐(1857—1898年),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
杨任,三国时期汉中军阀张鲁的武将。曹操攻伐汉中时,他奉命与杨昂一同镇守阳平关,后来杨昂出关战曹操,阵亡,他逃回汉中报告张鲁。曹操攻取阳平关后,他自告奋勇出战,不幸被曹操部将夏侯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
杨戬,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衍生的神话与文学形象,号清源妙道真君,俗称灌口神、灌口二郎、杨二郎等。二郎神信仰成于唐代,兴盛于两宋,其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几经衍变,终形成了劈桃山救母(神话中救母成功)、担山赶日的杨二郎传说,在明代神魔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