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传
刘必显(1600~1692),字微之,号西水,山东诸城人。清初官员,大学士刘统勋的祖父。顺治九年,考中进士,起家行人司行人,奉使粤东等地,迁户部河南司主事。康熙三年,出理芜关税政,累迁奉直大夫、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康熙三十一年,去世,时年九十三岁。清初官员
朱显榕(1506年-1545年1月30日),男,汉族,湖广省武昌府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人,明朝第七代楚王,楚端王朱荣㳦的庶第一子,母亲为楚端王次妃。他在嘉靖六年(1527年)受封长乐王,后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晋封楚王,嘉靖二十四年被弑,在位九年。明朝第7任楚王
其父伍家宥,系国民党立法委员,其生母龚蔚英,早在1935年即去世。
胡传(1841年-1895年8月22日),原名守珊,字铁花(一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上庄人,清代官员、爱国人士。曾受业于扬州著名经师刘熙载门下,研习经史,“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个有理想意志,有治理水平的人”(胡适语)。在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召唤下,他关心时局、钻研地理,注意到帝俄边...
祖可法(?-1656年),辽东人,隶正黄旗汉军。祖大寿的养子,明末清初将领。天聪五年(1631年),祖可法于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随众出降。崇德元年(1636年),授一等梅勒章京,擢都察院汉承政。自是屡上奏疏,多所创见。顺治元年(1644年),晋三等昂邦章京。五月疏陈招抚鲁、晋两省,...
传正,仁和人,缪氏女。万善庵尼。[人物]
得法于苏州灵岩寺,康熙初主无锡惠山忍草庵。工诗善画。有《樗巢吟稿》。[人物]
周法暠,南朝梁人物,周罗睺之父,历任冠军将军、始兴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康内史,封临蒸县侯。南朝梁人物
萧于显(489-537),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景阳,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齐太祖孙,豫章文献王嶷第八子,子恪第八弟。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汪世显(1195—1243年),字仲明,巩昌府盐川县(今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人,蒙古族汪古部人。金末蒙初名将。英勇善战,初仕金朝。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擢千夫长。正大二年(1225),平定田瑞造反,授平凉知府事、陇州防御使。正大六年(1229),授巩昌府治中,辅佐完颜仲德招集兵马。天兴元年(...
钱传瑛(878年-913年11月17日),本名传锴,后改传瑛,又称元瑛,杭州钱塘(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钱镠第三子(一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
朱安法,明朝第四任永宁王,永宁国荘和王朱同䥺嫡一子。弘治十三年袭封,嘉靖元年薨,谥曰荣穆。明朝第四任永宁王
李孟传,(1136~1219)南宋学者、藏书家。字文授。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以父恩官至太府丞。以不附韩侂胄,出知江州,以朝请大夫直宝谟阁。励志于学,公事之余,专以治书。藏书万余卷,环列左右,专供读书治学之用。通校勘学,每得一书,必细加校雠,因此多识文史典故出处。历史上各...
法枟,字舆瞻,号书山,胶州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有《书山草堂稿》。[人物]
杨显之,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散曲作家王元鼎尊他为师叔,他与艺人们来往也较密切,著名演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