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正义》提出“诗人救世”说。疾病已重,有将死之势,则医之治也用心缓。孔颖达等熟读经史,更深知汉代王式以《诗经》为谏书的事实。《正义》的作者们表现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直面现实的精神。孔颖达等在《正义》中表现了明确的态度。而《正义》所期待的是“忠规切谏,救...
唐宋时期,儒学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复兴到鼎盛的发展历程。唐代,儒学在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下迎来复兴,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儒学教育的普及。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体系,促进了儒学教育的伦理化。唐宋儒学教育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草堂诗余》前后集各二卷,不著编者姓氏。其中注明“新添”者前集卷上31首,卷下22首。今此编前集上下卷之首,均冠以《名贤词话》书名;后集上下卷之首所标书名则为《群英词话》。其所唱之词若诗与“话”(故事)之本子,即合称为“词话”或“诗语”,简称“话本”。话本中吟...
吴氏在诗词赋曲上堪称“制作大手”。吴承恩的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这便超越了前后七子,而独步文坛。论诗说文讲求“情”是中国文论的传统,吴氏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显而易见。而推崇“趣”则是当时的时代风尚。吴氏恰恰是唐...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
那时的他,刚刚进入而立之年,也是拜著名表演艺术家、须生泰斗、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唐派掌门人贾廷聚先生为师的第4个年头。家庭的经济窘迫与贫穷,使小子根萌生了辍学回家种地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唐派艺术所以能够在大半个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享有无生不唐、十生九唐...
前七子就继承了高棅《唐诗品汇》中的“四唐”说。这一点,似乎是钱钟书先生在上述诸论中所否定的一种取向。李东阳为茶陵派的领袖人物。前七子的诗歌理想是初盛唐诗歌中心论,现在看来,以之作为诗歌高潮和顶点透视诗歌题材、体裁、风...
前七子就继承了高棅《唐诗品汇》中的“四唐”说。这一点,似乎是钱钟书先生在上述诸论中所否定的一种取向。李东阳为茶陵派的领袖人物。前七子的诗歌理想是初盛唐诗歌中心论,现在看来,以之作为诗歌高潮和顶点透视诗歌题材、体裁、风...
三次笺注贯穿的诗史互证精神,对其晚年创作产生重大影响。钱谦益,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其诗文创作与文学主张对明朱清初的文坛产生了较大影响。“二诗”是指此诗及《赠李十五丈别》,钱谦益认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裴冕等人的事迹,故可称之为“诗史”。...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为古诗歌总集;自汉以还,儒生尊奉为“经”,遂有《诗经》之名,并合《书》、《易》、《礼》、《春秋》并称五经。乃使后之学者只知有经,不知有诗。盖诗主情性,意在审美,自娱而娱人,无关国之成败兴衰;经...
清明,这个美好的季节,不知牵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思绪,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读者大都知道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绝,形象鲜明,景物清新,语言通俗,音节和谐。
总之,由两宋词作所见,客至点茶,送客点汤,其时尚未有成规。而袁文是北宋末南宋初年间人,所谓“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却非当日一般情景,此则或非其作,亦未可知。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被视为诗余小道。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
诗如其人唐诗中直接描写琴曲的诗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首,一是李贺《李凭箜篌引》,一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诗风奇拔诡谲,有“诗鬼”之称。韩愈孤标高举,为一代文坛领袖。白居易虽遭贬谪,仍忧国忧民,正如“...
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