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其形态之美、意蕴之深,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更在无形中塑造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探讨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与文化传统的紧密联系,揭示了汉字在传承思想、记录历史、表达艺术等方面的重要...
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是东巴教,东巴教信徒的名字叫东巴。在东巴教的发展过程中,东巴先后刻制了象形文字和音节文字,并用这些字书写了东巴教的经书。因此这些文字被称之为东巴文,这些经书被称之为东巴经。当这个发现被传出后,...
从理论本体建构的视角来看,理性与非理性及其两者关系是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翁方纲认为,“义理”以通经学古为本,要求正本清源宗经征圣。王夫之认为,艺术理性的美学特征在于意象性、浑涵性。在王夫之看来,艺术理性不等同于“经生之理”,即非儒学经术理义的概念化教条和涉于理...
小小一“或”字,玄机万丈深。与虫子进行对比,来解释“庞然大物”,蛤蟆确实力大无穷啊!看似错误的“拔”,折射出来的却是沈复内心流露出来的生命的真诚。
清代服饰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样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一般穿在里面,样式也比较窄小。清末时,有把马甲穿在外面的。还有一种多钮扣的马甲,称“巴图鲁看坎肩”。这种马甲,四周镶边,...
怒江方言的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浊对立,其他两大方言清浊对立已消失,虽然31调和33调的塞音、塞擦音的仍保留浊音,但不区别词义。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
如西双版纳的布朗、哈尼、佤、拉祜、瑶等民族及克木人等,德宏地区的德昂、阿昌、景颇等族,男子一般兼通傣语,布朗族和德昂族且使用傣文。1986年5月,西双版纳第6届第5次人代会上,作出恢复使用老傣文的决定。构成了一套傣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其文化价值是无价的。...
本文深入探索了中华文字的精髓——偏旁部首的博大精深。文章从偏旁部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追溯其历史演变,并揭示了偏旁部首在汉字结构中的重要性与书法家对其的独特理解。同时,详细剖析了偏旁部首的分类与功能,通过具体汉字案例,展现了偏旁部首如...
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从商代到现代,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近年来制订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质的汉字标准,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如《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
畲族语言,畲族通用汉字,其语言畲语,属于汉藏语系。畲族语言可分为山客话、东家话、活聂话三种。2万人,属于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这可以从畲族祖先的迁徙历史与落脚点,从畲族祖先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推断。当地的汉族、回族人民则称我们为“畲客”,他们都是讲闽南话的,“畲客”...
既然黄色代表中央,黄色便成为中国人尊崇的帝王之色。清代服饰与我们今天相距时间并不遥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通用之装。它曾经在中国盛行了近300年,一直到20世纪初,还风韵依然。因此有为数不少的清代服饰,被完好的保存在世界各地,他们都是华...
有人说是皇帝朱元璋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而发明了大写数字。其实非也,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数字,出现在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这是在唐代石碑上就有的,这比朱元璋早了七百年。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
1958年有关部门曾对全国瑶语进行调查,为研究瑶族语言和创造瑶文打下了良好基础。1984年,经双方瑶族民间代表协商,统一了两种拼写方案。瑶文的产生,为对瑶族儿童进行双语教学创造了条件。
鄂伦春族只有语言,还没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鄂伦春语的词汇中,反映狩猪生产活动和与之适应的独特生活方式的词汇非常丰富,这成为鄂伦春语词汇的一大特点。鄂伦春语的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类型,结构有主谓、补充、修饰、并列等,此外还有独立成分、复指成分、引语。
在词汇方面,根据14000个词的比较,土族语约有85%以上的词与现代蒙古语相同。土族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有很大比重。其字母的书写法与汉语拼音字母一致。目前,土族文字已进入学校,小学低年级开设土族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