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五年十一月,《永乐大典》修成,明成祖朱棣亲自为此书写序。解缙等奉命而行,于次年十一月编成进呈,朱棣赐名《文献大成》。历时五年修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装订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到明末就下落不明,副本于康熙年间被发现,但已残缺。此后日益缺...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
更定祀典是明朝嘉靖时期历史事件。1521年,明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礼制变革。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
古典乐派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常指18~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古典乐派讲究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乐曲多以严肃,稳重为主,崇尚理性,而对感情的表现为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
针对这种社会现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玄学的完成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庄子注》中玄学的范式完成。因此郭象哲学取消了本体论,也取消了对象;他肯定的有不是事物自身作为有,而是它们的独化,事物和生化和变化。
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百科]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
宋仁宗时,官方在河东铸大铁钱,因本小利大,河东地区几乎家家烧煤炭铸钱,结果造成私铸铁钱泛滥成灾。蔡挺将淮南地区官府的运盐船队分成12纲,每纲25只船。如果纲船所载超过官府所规定押运的数量,多者由官府平价购买;还下令降低官盐价格。经过蔡挺的整顿,江西地区每年官盐销售比原来增加300万斤。
末年,定为十二监及各司局。建文帝即位后也严格控制宦官,规定宦官如出外不法,地方官有权逮捕惩治。朱棣即位后,对建文朝廷中泄漏虚实的宦官大行封赏。不久,朱棣建置京军三大营,命令宦官提督监管京营军。朱棣赋予宦官的权力,远远超过太祖对宦官的禁令。本年四月十四日书成,取名为《文华宝鉴》。《...
建安时期之后,民屯多有演变,到了曹魏末年,这项制度对统治者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于是司马炎于魏咸熙元年(265年)宣布:“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实际上就是下令废止屯田制。
是当俘虏还是战死往往就是将领的一念之差,而演义中也为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经典投降。
任职专权,为时论所轻。尝以向秀《庄子注》为己注,述而广之。一说窃注之事,恐未必信。力倡“独化论”,主张名教即自然,为当时玄学大师。西晋末年的《庄子注》中第一次精炼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成以“双遣”、“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百科]
玄奘修习佛教经典,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产生西去印度求法的念头。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私往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贞观三年八月,独自一人由长安出发,经数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印度。玄奘精通梵、汉文,将直译、意译巧妙融为一体,共译经论775部,1235典,对佛教...
中国古典小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明清小说为时代顶峰。汉程网提供涵盖才子佳人、谴责讽世、神魔志怪、古典侠义、历史演义、公案小说等多种类别的古典小说供大家免费在线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