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裂之战,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结束。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际,两派势力间相互争夺的发动战争。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年号天平。次年正月,宇...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
东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为别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
淝水之战败后,苻坚带伤北归,一路收集散兵,回到洛阳时只有十多万人。苻坚带着这十多万人回到长安。维持统一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垮了,统一也维持不住了。原来被秦征服的各族贵族,都乘机起来谋求恢复他们的政治势力。前秦土崩瓦解了。在淝水战后半个世纪里,北方黄河流域又重新分$#...
自此,北魏遂告分裂。东魏政权在高欢集团把持之下,西魏政权由宇文泰集团控制。南北朝两种风气互相影响和交融,形成了裤褶流行之风。綦母怀文作为灌钢技术的实践者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赞誉。每一使者像后有一简短题记,记述这个国家与地区的概...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败后燕的战争。此战持续一年五个月,北魏充分利用参合陂之战后的有利态势...
后逐渐南移,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建立代国,代王为拓跋什翼犍。后被前秦攻灭。淝水之战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圭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史称北...
北魏太和九年十月,北魏推行均田制。均田制的原则是计丁授田。③新定居的农民给予园宅田,每三口一亩,奴婢每五口一亩。⑤全家老小残疾者没有受田资格。均田制是北魏政权在奴隶制残余形态特别严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是...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脩,一说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534年与高欢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时,元修于七月廿八...
柔然受此深重打击,力量大大削弱,自此开始走向衰落,并于六世纪中叶,被突厥和西魏共同剿灭。北魏盛行校猎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大规模校猎一直是北魏王公贵族习武的重要形式。习射活动频繁,还使北魏射艺得到了较...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极力主张汉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加速汉化进程。魏初,鲜卑、汉官号杂用,迁都后,孝文帝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五月,孝文帝又禁胡服、禁鲜卑语。同时,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代北。此...
三分归晋:中国古代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西晋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佛教僧众、能工巧匠齐集洛阳,开始大规模为北魏皇族开窟造像,龙门石窟逐渐取代云冈石窟而成为中心,以后历经各朝营建,龙门石窟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祖冲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科学成就则是关于圆周率的推算。在前人的基础上,祖冲之进一步算出更精确...
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