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见闻
图穷匕见,读音túqióngbǐxiàn,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
宋代的绘画艺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盛衰极大地影响了各画科的艺术风格。唐代发达的宫廷人物画转向描绘市井风俗的宋代风俗画,山水、花鸟的写实艺术手段也远胜唐人。由于皇室对宫廷绘画的重视,建立了翰林图...
淳化三年,北宋政府设置翰林医官院,成为掌管医药卫生政令,负责为皇帝及其眷属治病的医药机构。北宋政府之所以要这样做,有着它特殊的原因,因为翰林医官除了对皇室负责医疗保健外,还常常要奉旨为大臣看病,或被派往军队、学校、少数民族地区甚至邻国担任医疗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翰林医官代表着当...
洛神赋图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洛神赋图以三国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新兴文艺理论中重视感情生活的要求。其后是他们互赠礼物,洛神和她的同伴们在空中或水...
南宋四大画家是指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位画家,简称“李、刘、马、夏”。四位画家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李唐的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的画受李唐影响,但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圭师李唐笔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
《宣和画谱》共20卷,收录了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6396幅。《宣和画谱》虽然是属于著录性质的画史专著。王希孟及二赵画青绿山水北宋末徽宗时,画色艳丽的青山绿水重新出现,且在画院中占有一席之地。王希孟画史无载,据说他原是国...
刘松年称绝画院南宋时期,刘松年以其山水画的风格和成就卓越独奇,被赞誉为“院人中的绝品”。其水墨山水与李唐一脉相承,但更为精细工致。刘松年的山水、人物代表作主要是《四景山水图》。刘松年的绘画是李唐和马远、夏圭间的过渡阶段,他把李唐开创的画风雅...
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八阵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则是由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而后在《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传》、《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传》等多部史籍中...
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主要使用者有吕布等人。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张敞画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āngchǎnghuàméi,指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可用作作宾语、定语。《汉书·张敞传》等均有记载。
画坛四僧,是指明末清初时期的四位僧侣画家,即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在艺术上,画坛四僧主张以生活为基础,重视生活感受,直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他们的艺术主张对清朝初年的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画坛四僧中,朱耷的画,墨点无多泪点多;石...
近年在酒泉、嘉峪关等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反映魏晋时期汉人生活的壁画。这些辟画,既有表现中原舆服制度的声面,亦有不少生活务农的情景,可见当地汉人的生活与中原地区已无大差异。
《清明上河图》以其宏伟壮阔的画面,真实地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汴河及其两岸在清明时节的风貌。第二部分描写汴河之上交通穿梭往来的繁荣景象。当时汴河乃是全国交通枢纽,各地形形色色的船只来往栖息于其上,而于汴河之中,有一巨大的拱桥连接着两岸的陆上交通,其桥无墩柱,以木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