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
嘉令,是藏族双簧气鸣乐器。藏语“嘉”为汉族的意思,“令”译为笛,意即汉族的笛子。又译作加林。汉语称藏族唢呐。[百科]
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忿而屠城,杀两三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旋...
嘉靖中兴又称嘉靖之治、嘉靖革新、嘉靖新政,是指在明嘉靖帝时期出现的改革与中兴局面,《明史》评价他是“中材之主”。嘉靖帝登基后是面对正德帝留下的烂摊子,嘉靖帝效法明太祖和明成祖的治国手段推行“新政”,政治上英明苛察,严以驭官,...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仅次于明神宗万历帝的四十八年)。明世宗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北方人大批迁移江南地区。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南下。永嘉五年,刘曜,石勒破洛阳,“中州士女避乱江...
1208年(嘉定元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
“元嘉”是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从公元424年至453年,前后共三十年。元嘉年间,文人辈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时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颜延之、谢灵运的社会地位较高,诗风典雅绮丽,属于主流派,而鲍照的诗既有与正统诗风一致...
永嘉事功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故名。于北宋庆历年间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开创学术思想,到南宋,郑伯熊...
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日益凸显的种种社会危机,因此“嘉道中衰”并非偶然,而“嘉道中衰”也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个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延续。这种危机不是经济危机,军事危机,而是体制上的腐朽。道光年间,爆发了鸦片战争,天朝上国的大门就此被打开。
“四灵诗人”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为这四个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也称“永嘉四灵”。以他们为代表的诗作形成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
赵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武术世家,中国影视演员、武术家,北京体育大学教师。赵文卓从小学习武术,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1990年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1991年获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并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百科]
311年三月,东海王司马越忧死于项城。石勒以骑兵合围冲杀,晋将士10余万无一幸免。石勒又率兵击溃李恽军,杀死随军的司马氏宗室48个王并开棺焚毁司马越之尸骨。此役,晋军主力被歼,洛阳危在旦夕。应神天皇时,汉字正式传入日本宫廷。青瓷出现于夏商,因制作工艺粗陋,故称原始青瓷。青瓷以其素雅、清丽...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Writing;Eight-Legged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有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
李书文(1862~1934年),男,汉族。字同臣,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人。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