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
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百科]
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而之所以称他们为“晋三阳”,一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晋时期,二是因为张载又字孟阳,张协又字景阳,张亢又字季阳,所以今人将他们统称为“晋三阳”。其中,张载、张协相近,张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
晋国六卿,统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军将佐,后特指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魏氏、嬴姓赵氏六大家族。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称为三军六卿。晋文公一度增加...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西晋愍帝投降前赵后,晋朝皇帝位虚悬。晋宗室南阳王、相国司马保逐有称帝之心,但此时司马睿已于318年称帝,建立东晋政权。司马保遂于次年(319年)称晋王,改元建康,设置百官,不臣服于元帝司马睿,与其分庭抗礼。
“晋三杨”,即“西晋三杨”,指的是在西晋开国时作为皇家外戚的杨骏与其弟杨珧和杨济三人。他们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所以当时的人对他们有"西晋三杨"之称。而"晋三杨"的得势,与杨炳,和武元皇...
晋楚争霸主要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大体平分霸权,晋国总体上占优势。前627年...
因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知道了在东晋时期的这两大世家贵族,王家和谢家。作为谢氏一族中最显赫的人物,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谢安,和其堂兄谢尚以及哥哥谢弈,并称为“晋三谢”。当然,谢氏一族名人众多,有才情者、杰出者众多,只不...
晋国韩氏是显赫卿族,晋国六卿之一,后来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韩氏后瓜分晋国,建立韩国,亡于秦国。
晋国智氏,显赫卿族,晋国六卿之一,始祖为智庄子荀首。荀首是晋献公托孤大臣荀息的幼孙,因功被封在智邑(今山西永济市西北),卒谥"庄",史称智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百科]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Writing;Eight-Legged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
西晋二陆是指陆机和陆云兄弟二人合称“二陆”,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陆云,西...
王恺,字君夫,西晋时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名儒王肃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石崇,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