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百科]
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之一。创始人为杨子。告子、子华子、詹子(詹何)、它嚣、魏牟等皆为杨朱学派。庄周受其学说影响,并不是旧时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
朱时茂,1954年3月28日出生于山东烟台,中国内地影视演员、小品演员、导演。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福州军区话剧团演员。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选中朱时茂饰演影片《西沙儿女》中的傅海龙,从此步入影坛。1983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7拍摄《长江第一漂》...[百科]
朱由检即位后,首要任务是从魏忠贤手中夺权,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真正有权的皇帝。朱由检不失时机地向魏忠贤开刀,他先是下令安置魏忠贤于于凤阳,继而又下令逮捕。魏忠贤闻悉后自缢而死。由此,朱由检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宦官之势再次猖獗崇祯帝#$...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各路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随之入主中原,为抵抗清兵,明朝宗室后人先后在南方建立一系列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明朝都城顺天府被起义军攻陷之后,...
李氏与宦官魏忠贤互相勾结,企图利用朱由校年幼,独揽大权,因而不肯移出乾清宫。九月二日,都给事国杨涟首先发难,上疏反对李氏继续居于乾清宫;劾其对皇长子无礼,不可将皇长子托付给她。李选侍得到左光斗奏疏之后大怒,数次遣使召之,左光斗却拒不赴见。经过杨、左等人力争,九月五...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时宦官仍典兵,崔胤等恐为所制,乃秘密交结朱全忠为外援。随后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长安成为一片废墟。这样,朱全忠通过杀朝臣诸王,弑昭宗拥立幼主,铲除异已,大权独揽,为自己称帝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唐诸军行营都监杨复光派使向朱温招降,士人谢瞳也极力劝说朱温降唐。朱温母姓王,与王重荣同姓,故朱温称王重荣为舅。唐朝授朱温同华节度使,又授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令他讨伐黄巢起义军。朱温降唐,极大地削弱了黄巢军的势力...
三国时,吕壹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吕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因诬告事发,被斩首。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首先,宦官要专权,必须是在中央集权加强时期。其次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宦官便以功...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建明,到1388年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朱元璋以猛治国,尤其是锦衣卫和廷杖的建立和实施,使许多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惨遭杀害,导致贤佞不分,遗害无穷。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可称为封建社会里有所作为的帝王和...
割据并不等同于分裂,正如集权并不等同于统一,我们可以说先秦时期的夏商与西周的是统一的王朝虽然这三个王朝都不是集权社会,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北宋初年虽然有吴越王国的割据,但却并没有分裂。因为,凡属割据政权,其宿命就是重新融入原有或者新生中央政权的有效管...
庆元六年三月九日,理学大师朱熹卒于福建建阳考亭家中,终年70岁。然而他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学生众多,又广注典籍,对经史、文学、乐律及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但是在朱熹生前,其学说被称为伪学,士人不敢谈儒,葬礼前,右正言施康年上书要求朝廷予以禁止,得到认可。朱熹死...
朱允炆削藩,朱棣举兵反抗,经过4年战争,朱棣占领南京,自立为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在位期间,组织3000多名学者,经数年努力,编纂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类书《永乐大典》。他将建文帝亲信大臣50余人列为奸臣,悬赏捉拿。,据记载,朱孔易因书大善殿匾额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