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辅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百科]
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之一。创始人为杨子。告子、子华子、詹子(詹何)、它嚣、魏牟等皆为杨朱学派。庄周受其学说影响,并不是旧时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在明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少数以翰林学士入直内阁)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与内阁”次辅“、”群辅“相对,一说大致产生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始自李贤;另有从明仁宗时大学士初兼师保之官的杨士奇起算、从明成祖创建内阁时...
朱时茂,1954年3月28日出生于山东烟台,中国内地影视演员、小品演员、导演。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福州军区话剧团演员。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选中朱时茂饰演影片《西沙儿女》中的傅海龙,从此步入影坛。1983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7拍摄《长江第一漂》...[百科]
霍光辅政是西汉中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背景是:汉武帝征伐四方、三击匈奴,致使国库亏空,百姓叫苦连连,并时有农民起义反抗。
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李辅国本名静忠,少为阉奴。亨即帝位,委以腹心,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宰相、百官临时奏事,均须通过辅国通报、传旨。刑官断狱,均先请示辅国,轻重随其意,无敢违者。后李豫又使人扮作强盗入其家,刺杀李辅国。叛军逼近城头,光弼就作大炮,用来发巨石,一...
伊尹是一位治国名臣,辅佐商汤王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要求官吏一定得勤勤恳恳地工作,必须作出显著的成绩,否则将受到严厉的责罚,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各级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使得商初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
357年六月,苻坚等发动政变,杀苻生,自称大秦天王,起用王猛、权翼、薛赞等辅助朝政。苻坚任用王猛辅政,遭到以氐人豪族樊世为首的宗亲勋旧的不满和嫉恨。王猛因此声势大振。王猛为政严而不苛,对权贵豪强乱法则惩处严厉。王猛甫受任即将强德斩于市,随后又诛杀贵戚豪强20余人,百僚震...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唐诸军行营都监杨复光派使向朱温招降,士人谢瞳也极力劝说朱温降唐。朱温母姓王,与王重荣同姓,故朱温称王重荣为舅。唐朝授朱温同华节度使,又授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令他讨伐黄巢起义军。朱温降唐,极大地削弱了黄巢军的势力...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建明,到1388年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朱元璋以猛治国,尤其是锦衣卫和廷杖的建立和实施,使许多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惨遭杀害,导致贤佞不分,遗害无穷。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可称为封建社会里有所作为的帝王和...
庆元六年三月九日,理学大师朱熹卒于福建建阳考亭家中,终年70岁。然而他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学生众多,又广注典籍,对经史、文学、乐律及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但是在朱熹生前,其学说被称为伪学,士人不敢谈儒,葬礼前,右正言施康年上书要求朝廷予以禁止,得到认可。朱熹死...
朱允炆削藩,朱棣举兵反抗,经过4年战争,朱棣占领南京,自立为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在位期间,组织3000多名学者,经数年努力,编纂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类书《永乐大典》。他将建文帝亲信大臣50余人列为奸臣,悬赏捉拿。,据记载,朱孔易因书大善殿匾额为皇...
朱由检即位后,首要任务是从魏忠贤手中夺权,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真正有权的皇帝。朱由检不失时机地向魏忠贤开刀,他先是下令安置魏忠贤于于凤阳,继而又下令逮捕。魏忠贤闻悉后自缢而死。由此,朱由检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宦官之势再次猖獗崇祯帝朱由检初即位时,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