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读音níngjìngzhìyu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清军在新疆歼灭张格尔叛乱集团的战争。张格尔叛乱主要是英国侵略势力支持下的民族分裂叛乱,但清朝地方统治者压迫新疆维吾尔族民众也使张格尔有机可乘。道光七年二月六日,清军主力开始西进。但张格尔...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
火烧新野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刘备放弃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
纳格拉(Naqara)是起源于阿拉伯的一种中世纪的小型定音对鼓(在霍恩波斯特尔与萨克斯的体系中归为膜鸣类)。在20世纪末,这种乐器存在于北非、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它的鼓身是由木头、金属或陶制成的碗状的,且在它开口的顶端蒙以动物的皮革。在西方它通常使用较厚的皮革,在皮革未干前就在模...[百科]
针对这种社会现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玄学的完成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庄子注》中玄学的范式完成。因此郭象哲学取消了本体论,也取消了对象;他肯定的有不是事物自身作为有,而是它们的独化,事物和生化和变化。
《资政新篇》,洪仁玕撰,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瓦格洛,是佤族吹口气鸣乐器。佤语又称蔚格利、著。汉族称小独笛。广泛流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百科]
如果纲船所载超过官府所规定押运的数量,多者由官府平价购买;还下令降低官盐价格。经过蔡挺的整顿,江西地区每年官盐销售比原来增加300万斤。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
《诗义》、《书义》、《周官义》的训释主要是根据王安石的经说立论的,其中《周官义》是王安石亲自执笔。王安石治经,不拘于章句名物,认为“圣人之术,在于安危治乱”。《三经新义》的训释就是按此原则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为变法服务。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
至正新政是1340-1349年(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年间)的改革措施。至正新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解决财政困难。因此没有能拯救元朝。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注:以上讲法主要来自清代学者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