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故训
浙中三毛指的是清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毛奇龄、毛先舒、毛际可三人。三人在诗词创作上显然不能和前朝文豪相比,但是他们专注于研究诗词音韵,相关著述颇多。毛奇龄和毛先舒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除散文外还有诗歌,但产量不高,#$...
毛笔(Chinesebrush,writing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百科]
杜诗劝萧广要爱惜百姓,对下属严加管教,安民自敛。以表示对他的器重。杜诗的言辞真诚,感人至深,但是由于皇帝爱惜人才,并没有得到批准。发明水排,造福千秋后代杜诗能为国家设想,不顾及个人私利,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为国分术。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开支和...
阔诗乃依,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又称双管笛。[百科]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主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20岁前后,他一面读书,一面在四川境内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他在仕途上不得志,42岁时才被唐玄宗诏赴长安,供奉翰林。61岁时前往李光弼军中请缨杀敌,以图暮年报效祖国,但中道因病折回...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大历五年,诗人岑参去世,年约55岁。他与高适并称“高岑”,所著有《岑嘉州诗集》8卷流传后世。希暹劝说朝恩在北军设狱,诬告富室,收缴其家资入军,并分赏告捕者。朝恩养子令徽年尚幼,因与同属争执,朝恩便见代宗,乞赐其紫衣,代宗还未答应,有司已执紫衣于前,令徽服之,然后拜谢。...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级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商务印书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
我们知道,作为唐代的一大诗歌创作体裁,唐诗特别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都用唐诗进行了创作,也因此而出现了一大批的有名的诗人。但在这些诗人中,有那么四个人尤为受人瞩目,他们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元稹。而前三者又可以称为“唐代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