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名画
画坛四僧,是指明末清初时期的四位僧侣画家,即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在艺术上,画坛四僧主张以生活为基础,重视生活感受,直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他们的艺术主张对清朝初年的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画坛四僧中,朱耷的画,墨点无多泪点多;石...
北宋前期,宋王朝为了掠夺川蜀地区的财富,在此地区禁使铜钱,而使用铁钱,但铁钱体重值小,不便携带,于是有些商人就收取铁钱,出现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正背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可以兑换,也可以流通。中国由此成为最早流通纸币的国...
附益法,即附益之法,是西汉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推行的法律。其主要内容散见于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的注解中。
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主要使用者有吕布等人。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张敞画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āngchǎnghuàméi,指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可用作作宾语、定语。《汉书·张敞传》等均有记载。
南京失陷后,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应天的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年)、抚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监国政权先后建立,不过是昙花,数天就告结束。
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
宋代的绘画艺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盛衰极大地影响了各画科的艺术风格。唐代发达的宫廷人物画转向描绘市井风俗的宋代风俗画,山水、花鸟的写实艺术手段也远胜唐人。由于皇室对宫廷绘画的重视,建立了翰林图画院...
宋室偏安,江南成为南宋的绘画中心,这一地区在五代之后处于低潮的绘画活动开始趋于兴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南宋朝廷放松了对画院画风的严格控制,绘画艺术出现了简繁不一的多种风格,画家的个性和才华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并出现了多以江南风物为绘...
《宣和画谱》共20卷,收录了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6396幅。《宣和画谱》虽然是属于著录性质的画史专著。王希孟及二赵画青绿山水北宋末徽宗时,画色艳丽的青山绿水重新出现,且在画院中占有一席之地。王希孟画史无载,据说他原是国...
徐州四杰分别是:简雍、孙乾、糜竺、曹豹。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孙乾,字公祐。北海郡人。刘备的幕僚。麋竺,字子仲。东海朐县人。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为刘备手...
南宋四大画家是指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位画家,简称“李、刘、马、夏”。四位画家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李唐的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的画受李唐影响,但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圭师李唐笔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总之,四...
唐太宗利用美术表彰功勋,要求美术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人物画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成就斐然。人物化题材内容广泛,涉及政治事件、贵胄仕女、鞍马人物、田园风物。人物形象摆脱程式化、概念化的描绘,更加注重人物精神的刻画。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