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谱
唐垂拱三年,孙过庭撰成《书谱》。孙过庭,字虔礼,陈留人。陈子昂所作墓志铭谓其才华并茂,胸有大志,但其生平不甚得志。孙过庭工楷、行、草3种字体,尤以草书见长。《书谱》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墨迹可为孙过庭书法之代表作。《书谱序》又名《运笔论》,从宋人...
《宣和画谱》共20卷,收录了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6396幅。《宣和画谱》虽然是属于著录性质的画史专著。王希孟及二赵画青绿山水北宋末徽宗时,画色艳丽的青山绿水重新出现,且在画院中占有一席之地。王希孟画史无载,据说他原是国子监画学中的生徒,后进入宫中文书库,是宋徽宗时宫...
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便每年命岭南驰驿送到长安,保持色味如新。杨贵妃有三姊,玄宗分别封三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并称呼她们为姨,任由她们自行出入宫廷,入宫时连玉真公主等也要礼让三分。三位夫人与杨铦、杨锜等五家权重势高,不可一世,五家竞建宅第,奢华已极,耗资...
国为后魏中敬大夫,生子定。年15,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武帝聘其长女丽华为皇太子宇文贇的妃子,益加礼重。杨坚以皇后之父征拜为上柱国、大司马。丁末日,次子杨广与大臣杨素、张衡、宇文述等人乘机发动宫廷政变,杨坚遇害,终年64岁。信见坚有奇表,故以女妻之,时年...
一般来说,所谓的“古代四大才子”是指明代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因他们在诗词、绘画、书法上各有千秋,且四人均生活在苏州地区,因而被后人合称为“四大才子”。唐伯虎在诗词、绘画上多有成就,擅山水、人物、花鸟画,诗歌则以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
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华秋萍在嘉庆年间(1818年)主编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华氏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对后世琵琶的普及与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秋萍是一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且因他主编的《华氏谱》而开创了近代最早的琵琶流派--无锡派,无锡地区...[百科]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山西省芮城县,另有说法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经过专家考古发现,确定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昝村镇梁代村为芮国墓地,并不能算是诸侯国。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职务。春秋时期,秦穆公灭亡了芮...
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百科]
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百科]
忽然看见许多象鸮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于是,圣人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他为燧人。
虞世南草书与孙过庭《书谱》于此最明显,其用笔不及王羲之浑厚丰满,而在气势上则显然加强了奔腾急速的运动节奏,显示了唐草走向酣畅浪漫书风的迹象。到盛唐贺知章、张旭以及中唐怀素的狂草,浪漫书风乃臻极致。这三人也因此被称之为“唐草三杰”。
小号使用五线谱的高音谱表记谱。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高音概念进行演奏。当今世界上有降B,D,降E,E、F,G,A,高音(高八度)降B等多种调的小号,这些调是根据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来确定的。我们通常使用的小号是降B调的。如果小号同钢琴,电子琴等这些C调乐器在一起演奏同...[百科]
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三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等地。[百科]
《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士,祝融之虚,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前767年,郑武公灭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