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明章二帝继承并发扬了光武帝的中兴大业,继续执行宽松治国和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国,推行德政,法令分明,整肃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并坚持后妃外戚不准参政的政策。社会经济上则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年间,孟知祥逐渐产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他于长兴四年(933年)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
于是刘邦封存秦宫府的财物,把军队撤出咸阳城,回军霸上,并召集附近县城的父老及知名人士开会。
吴中四士是指盛唐前期诗坛上的四位诗人,包括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在唐诗中,有以诗歌风格和内容等来划分流派的,也有...
司马承祯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仙宗十友”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那就是道教文化,这一点也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道教文化被热捧的时代,仙宗十友...
到盛唐贺知章、张旭以及中唐怀素的狂草,浪漫书风乃臻极致。这三人也因此被称之为“唐草三杰”。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元载伏法后,代宗任命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下诏之日,朝野相贺。对地方兵制,杨绾也加以整顿。女侍形象传神,高髻长裙,面容丰腴。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百科]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百科]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彧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彧莫属。区别是,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的方式为曹操...
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省平章政事完者、铁木迭儿子前治书御史锁南、铁失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院副使阿散、佥书枢密院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吕不花、兀鲁思不花等发动政...
吕禄觉得郦寄说得对,派人告知吕产及诸吕老人。吕禄随即交出了印信,把兵权给了太尉周勃。全军都是左袒,周勃随即掌管北军,但还未控制南军。周勃命令刘章监守军门,命令曹窋告诉卫尉不要让吕产进入宫殿门。刘章追击吕产,杀之于郎中令官衙的厕所中。又随即捕杀了吕禄及诸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