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
为了试验孙武所蓍兵法的效力,阖闾命他以兵法训练宫中美女。孙武在训练中严申军纪,斩掉两名任队长而不听约束的吴王宠妃,宫人由此而大惧,进退跪起无不听命。同年,吴王欲攻楚都郢,孙武认为应当等待。孙武的战略理论以国家之间的战争作为主要研究对...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百科]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百科]
孙峻和孙綝都是三国时期吴国宗室。
吴景帝孙休病危时已无法讲话,便用手写诏召丞相濮阳兴入朝,将儿子孙覃托附于他。二十五日,孙休病逝。于是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顾不得孙休临终托孤之言,扶立已废太子孙和之子乌程侯孙皓为帝。孙皓初掌权之时,颁发优待诏令,体恤...
贞观十一年,太宗封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21王为世袭刺史,又以功臣长孙无忌等14人为世袭刺史。左庶子于志宁上疏认为世袭刺史不是久安之道;长孙无忌也坚持不愿前往受封之地,又请其儿媳、太宗宠爱之女长乐公主劝谏太宗。若...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东晋末年,士族豪门凭借特权,过着贪婪腐朽的...
高宗令长孙无忌审讯,房遗爱知道长孙无忌与吴王李恪因为废立太子之事结下仇恨,便诬告是与吴王李恪合谋的,并希望以此能立功而免死。高宗接长孙无忌据审呈上的反状,下诏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
唐垂拱三年,孙过庭撰成《书谱》。孙过庭,字虔礼,陈留人。陈子昂所作墓志铭谓其才华并茂,胸有大志,但其生平不甚得志。孙过庭工楷、行、草3种字体,尤以草书见长。《书谱》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墨迹可为孙过庭书法之代表作。《书谱序》又名《...
赵括以为秦军已败,率领赵军开垒出击,长驱直入攻击秦军营垒。此时,白起派出两支奇兵,由左右两翼迂回,切断赵军退路。赵括被射死,40余万士卒被迫降秦。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结束,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白起自杀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人,秦...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64年,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被拥立为帝,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的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东汉末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在军阀混战中,据有江东六郡。不久,年仅18岁的孙权接替了哥哥职位,成为江东最高统治者。由于孙权有一定才能,又注意团结各方力量,很快赢得威望,使混乱一时的东吴局...
秋,道教首领孙恩趁机聚众反晋。刘牢之指挥北府兵前去镇压,连败孙恩军,孙恩率众20万退入海中。400年,孙恩复攻上虞,随后击杀谢琰。然后以兵士10余万,船只2000多艘进攻建康。晋廷派刘牢之拦击,双方战于京口,孙恩大败,损失惨重,又一次退入海岛。余众由其...
王无能(1892-1933年)独脚戏、滑稽戏演员。本名念祖,小名阿魁;幼年时辫子奇细,故绰号为“小辫子阿魁”。苏州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随父来沪,在文明书局编辑所附设之文明小学就读,后因家贫辍学学艺,在笑舞台唱文明戏,工丑角,擅演书僮、篾片、小贩等穿马甲的小人物,故称"马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