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阮氏三雄”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
阮[ruǎn]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百科]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弹拨乐器。古琵琶的一种。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五种: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定弦为:低音阮E1A1DG;大阮DAe;中#$$...[百科]
小阮,拼音xiǎoruǎn,是指称晋阮咸。[百科]
阮(古琵琶)——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奏此器而得名。[百科]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
新户籍法规定,民户均以100户为里,5里为乡,4家为邻,5家为保的方法组织起来。户籍法规定,士农工商各司其业,良贱禁婚,贱民世袭,民户不许擅自迁徙等条款项。唐初颁行的户籍法,将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丁男在18岁以上授田100亩,其中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其余各种人...
崇宁三年六月,徽宗又下令重新籍定元祐、元符党人及上书反对绍述之政的官员,合为一籍,统共309)人,皆称“奸党”。徽宗亲自书录这些人的姓名,刻碑立于文德殿门东壁;蔡京的手书则刻石立于全国各州县,以颁布天下。直到大观二年才逐渐将元祐党人出籍,生者复原职,死者追复生...
所谓“竹林七贤”,即曹魏正始年间(公元240年—公元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的合称。“竹林七贤”因他们各自的品性先有七贤之称,后又因他们经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的竹林之下饮酒赋诗,肆意放歌,故称“竹林七贤”。
最终阮惠主动向清朝请和,乾隆帝同意讲和并承认了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诗人的合称。建安七子中,“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
所谓四大丑女,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四人。其中,嫫母是古代历史上最出名的丑女,后人曾著书形容嫫母的外表,“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虽然貌丑,但嫫母为人贤德,被黄帝纳为妾。此外,人类使用的第一面镜子就是出自嫫母之手;钟无艳,很有才华,齐宣王之妻;孟光,“举案齐...
为此,晋成帝下诏实行土断之制,命令废除侨置郡县,王公以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土著为断,将其户口编入所在郡县,注入白籍,以示与土著黄籍区别,加强了对侨人的户籍控制。实行土断,设立白籍之后,官府根据户籍赋税,征兵役,致使侨人负担加重,破产者甚多。鉴于...
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