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
韩慕侠(1877-1947),天津津南区大韩庄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师,曾先后随张占魁、应文天等九位师傅习武,编采百家而独具一帜。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就读期间,曾随其练习武艺,锻炼身体。1947年,韩慕侠在穷困中不幸去世。[百科]
韩子平,1949年出生于吉林白城洮南幸福乡,二人转一级演员。韩子平是中国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老师,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享有“二人转王皇帝”的赞誉。主要作品有《哑女出嫁》《夫妻情》等。[百科]
韩信觉得,这个实在是推托不过,勉强就答应进宫了,来到了长乐宫。吕后也没有向刘邦请示、汇报,一方面也来不及,她当机立断,先斩后奏把韩信给杀了:“斩之于长乐钟室。”还有,当初把韩信推荐给刘邦的是萧何,现在把韩信骗来杀死的也是萧何,真所谓是“成也萧何,败...
晋国韩氏是显赫卿族,晋国六卿之一,后来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韩氏后瓜分晋国,建立韩国,亡于秦国。
秦昭王即位之初,秦国忙于平定诸弟争夺君位的内乱,齐、魏、韩、楚等国结为合纵同盟。此时楚国背弃合纵之约而与秦国交好,齐、魏、韩三国合兵攻伐楚国。前301年,齐国联合宋、韩等国向楚国发动进攻,宋国随齐伐楚。楚国发现后,派子象劝说宋王偃。昭睢受命论楚兵抵御秦国,他建...
韩愈不仅在散文方面卓有成就,在诗坛上也独树一帜。韩愈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文为诗”。以文为诗和涉险猎奇构成了韩愈诗歌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关于法家学说的著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百科]
于是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文学大家先后掀起了古文改革、反对骈文的新浪潮,将六朝时期盛行的骈文剔除,倡导两汉时期的正统古文。在这些古文改革的人物当中,逐渐形成了以韩愈、柳宗元为首,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为核心的改革集团——唐...
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燕昭王遂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征发全国军队,与赵、秦、魏、韩等国联合向齐国展开进攻。齐将达子召集逃亡的齐军士兵,整顿后继续作战,企图挽回败局,但齐湣王不予授助。五国联合伐齐,是战国时的一场大战,之后,六国之间的自相残杀愈演愈烈。
秦军大胜,杀死联军24万人,俘获公孙喜,攻取5城。伊阙之战后,被提拔为国尉。信中对楚国让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与齐国交好表示不满,认为秦、楚两国边境相邻,历来互通婚姻,友好相处,如今两国交恶,难再号令诸侯。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柳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家,他更多地从创作实践上推动了古文运动,以风格含蓄凝敛、精密深刻的作品显示了散文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优越性,使骈文逐渐失去了在文坛上...
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百科]
欧阳修则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