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
传统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如节日有节日的风俗、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地域风俗,我国有56个民族风俗习惯也各...[百科]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百科]
通判(tōngpàn),是指一个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宋为加强控制地方而置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qu...
直通箫,又称缺口箫。苗族边棱气鸣乐器。苗语称展道杆,意为直通的吹管。苗语又称展青角,意为缺口的吹管。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地。[百科]
义海: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入门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百科]
通关文牒为中国古代护照,它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从清末开始至今称为护照,我们现在称为出国护照。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
郝大通(公元1140--1212)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自幼通读《老子》、《庄子》、《列子》,犹喜《易经》,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百科]
自西汉汉武帝始通西域以来,汉朝逐渐控制西域。但是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执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西域反叛,与中原中断了联系。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因开国之初国力有限,未能在西域设置都护,西域地区遂大部分为北匈奴控制。东汉汉明帝时期,北匈奴屡犯边疆,东汉王朝为...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
庞勋起义,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广西桂林)戍兵发动的反唐农民起义。唐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两千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即调...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
刑诉法二次修改取消“大义灭亲”对于证人作证方面较大的突破,是拟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但近亲属仅限父母、子女和配偶。如果此条得以通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大义灭亲”司法政策将被颠覆,这与世界部分...
《京九演义》是在1997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由侯耀文、石富宽演出的的相声。《京九演义》的基本内容是:京九铁路建设中的劳动模范李铁柱来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京九铁路建设中的英雄事迹,遇到过于热心且带有几分自作聪明,自我卖弄的一位评书演员。李铁柱按照平常的报告形式进行叙...[百科]
开通后的京杭大运河和隋代大运河相比,缩短了六七百里的路。它以杭州为起点,以北京的积水潭为终点,全长超过1790公里。经今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