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
唐垂拱三年,孙过庭撰成《书谱》。孙过庭,字虔礼,陈留人。陈子昂所作墓志铭谓其才华并茂,胸有大志,但其生平不甚得志。孙过庭工楷、行、草3种字体,尤以草书见长。《书谱》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墨迹可为孙过庭书法之代表作。《书谱序》又名《运笔论》...
长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武周开始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贞观十四年,唐灭高昌并以此地为西州。随后打败西突厥,又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42~648年,唐军先后占领天山南北广大地域,设置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在碎叶以东置...
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姓黄国与姒姓曾...
赵松庭,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上海法学院肄业。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百科]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百科]
万历六年夏,治黄专家潘季驯再次出任工部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理河漕治理黄河。万历三年,黄河、淮河洪流四溢,经年不治,相继决口。同年六月二十五日,潘季驯上奏《两河经略疏》,提出各项治黄措施,并就治理黄河、淮河下游及运河进行了全面规...
唐朝经济,是指七世纪到十世纪初唐帝国统治的中原、江南、四川与岭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认为此时期是中国经济由上古逐渐转为中世的关键时期。唐朝是繁荣强盛的大朝代,经济的发展与规模有长足的发展。隋朝末年因为战乱的关系产生大量无主地,使得均田制可以持续推...
清昭梿《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除老庄之学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战国中期到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黄色及龙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而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亦有说黄龙旗的设计概念来自于清朝八旗中正黄旗的旗帜。事实上,清朝黄龙旗初为军旗。古代军队用的旗帜,又称旌旗。...
董允死后,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导致蜀汉朝政败坏,“操弄权柄,终至覆国。”,并最终被魏国所灭。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高览,张郃。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看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
黄巾大起义是张角领导的。他们预定在这一年的三月五日,8个州同时发动起义。不料起义前一个月,由于叛徒的告密,起义军损失了1000多名战士,但这并不能扑灭起义的熊熊烈火。张角命令立即发动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作为“黄天”的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黄...
黄巢起义或称为黄巢之乱,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