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清·柯琴公元1644-1911年《伤寒论注》,伤寒著作。①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书籍]
如麻黄、桂枝、白虎、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条目归纳类聚,揭示了伤寒方证一体的规律性。柯氏阐析、注疏,条理比较清楚,并能充分发挥个人见解。[书籍]
伤寒论集注伤寒论张隐庵原序伤寒论卷第一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伤寒论卷第二伤寒论卷第三伤寒论卷第四伤寒论卷第五...[书籍]
《伤寒论集注》一书尊成无己、张卿子两家,删去《伤寒例》,首列六经正文,次列《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痉湿暍》、《汗吐下后》诸篇,末列《辨脉》、《平脉》。汇节分章,用运气学说阐释六经病机。张氏对《伤寒》原文...[书籍]
一、《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伤寒病证的部分。《伤寒杂病论》原16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该书至魏晋时已有散失,经王叔和收集整理始...[书籍]
伤寒论辩证广注清·汪琥注《伤寒论》研究性著作。一名《张仲景伤寒论辩证广注》,简称《伤寒辩注》。14卷。清汪琥(苓友)辩注。刊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汪氏认为:...[书籍]
伤寒论东汉·张仲景公元25-220年《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书籍]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书籍]
伤寒论翼清柯琴自序世之补《伤寒》者百余家,究其所作,不出二义:一则因论本文为之注疏,犹公、谷说《春秋》也;一则引仲景之文而为立论,犹韩婴说《诗》而为《外传》也。然引征者,固不得断章取义之理;而注疏者,反多以辞...[书籍]
伤寒论翼清·柯琴公元1644-1911年《伤寒论翼》,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书籍]
世人之病伤寒为多。伤寒之书仲景为圣。夫以一病而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详已恶乎广哉。不知仲景之书本于内经热论。其言六经传变。非不辩且晰也。仲景复推展以成书。因是以有王叔和之增益。因是以有成无己之注解。[书籍]
伤寒缵论清张璐叙尝读周礼疾医掌万民之疾以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色五气五声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而识医之职隶诸天官故其学于是乎专后世国无专职家无专学岐伯巫彭之教久失其真其书虽传皆为后人附托惟汉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为千百年不祧之祖...[书籍]
伤寒恒论清郑钦安郑钦安原序《伤寒》一书,相传千余年,俱云仲景原文,名贤迭出,注家亦多,不胜枚举。余阅原文,颇有领悟。兹将原文逐条一一剖析,不敢与前贤并驾,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明,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亦...[书籍]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公元1368年—1644年《伤寒论条辨》,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书籍]
书中认为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主张《伤寒论》的六经学说,为百病立法,而也包括了杂病在内。上卷七篇,概括地阐明了六经经界、治法和合并病等,使读者易于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