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书籍]
提要《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明邱濬撰。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濬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止於格致诚正修齐,而阙治国平天下之事。虽所著《读书乙记》,采录史事,称为是书之下编,然多录名臣事迹,无与政典,又草创未完。乃采...[书籍]
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要宋政和中医官通直郎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撰。晁公武《读书志》、陈直斋《书录解题》皆有着录。政和六年,提举荆武北路常平等事刘亚夫申投尚书省太医学博士李康看详状申,有旨转一官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宣和元年,其...[书籍]
本草衍义宋·政和六年寇宗奭公元1116年《本草衍义》提要:宋·政和中医官通直郎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撰。晁公武《读书志》、陈直斋《书录解题》皆有着录。政和六年,提举荆武北路常平等事刘亚夫申投尚书省太医学博士李康看详状申,有旨转一官添差充收买药材...[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大学疏义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大学疏义一卷元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兰谿人少师事同郡王栢后又从何基防故儒者谓其能得朱子之遗绪称为仁山先生仁山者履祥所居地也其事迹具元史儒林传初朱子既定大学章句复作或问以推明...[书籍]
与陈旅为文字交,精于字学。刘有定,字能静,号原范,与郑杓同郡、同时人。生平事迹不详。《衍极》五卷,据明刻本选入。其书自苍颉迄元代,凡古人篆籀以至书法之变,皆在所论。凡五篇,篇各一卷。一至朴,略叙书学原始及能书人名;二书要,叙各种书体及辨碑帖之真伪,推本六书...[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六孝经大义序孝经类孔门之学惟曽氏得其宗曽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经传章句颇亦相似学以大学为本行以孝经为先自天子至庶人一也尧典一篇大学孝经之准也自克明峻徳以至亲睦九族极而百姓之昭明万邦之于...[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大学翼真目録四书类巻一大学二字音义先王学校之制子弟入学之年乡学之教巻二小学之教大学之教学校选举之法巻三大学经传撰人古本大学改本大$#...[书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书籍]
《五行大义》(隋)萧吉五行大义序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夫五行者。盖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万品禀其变易。百灵因其感通。本乎阴阳。散乎精像。周竟天地。布极幽明。子午卯酉为经纬。八风六律为纲纪。故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资用。人有五常以表德。万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大学证文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大学证文四巻国朝毛竒龄撰是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首列注疏本大学之真古本也次列汉始平石经本有録无书以原本不传且考騐旧文知即今注疏之本故不复列次为魏正始石经本即丰坊所依托...[书籍]
大学辨业(清)李塨撰大学辨业序塨自幼从先孝悫受学以躬行为主迄弱冠往谒颜习斋先生学六艺之学先生言大学格物为近道始功先儒解未确格如史记殷本纪手格之格身亲其事也已而出阅当世讲学诸儒则宗晦庵阳明者论格物各坚壁...[书籍]
《大八义》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大宋八义》。编创于清末,是为评书艺人口传的“道儿活”。据觚屑《评书续谈称:始说《大八义》者为杨德茂。其纂弄者“乃为一日偶见八卦,因以其乾、坎、亘、震、巽、离、坤、兑加以支配”,塑造了“抱刀手”宋锦...[书籍]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书籍]
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大宋八义》。描写的是宋士公、赵华阳等八位侠义之士,破聚宝楼,盗七宝珠,为民除害,为国锄奸的故事。清末民初,有宝顺田、海胜山等说《大八义》。20世纪40年代,有阎伯涛、王伯芝等说此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