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间凡例一、会典之作、一遵敕旨。以本朝官职制度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為目。凡有籍册可据者、先后具载。其因革损益、间与见行不同者、亦存其旧【如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之类】一、本朝旧籍、惟诸司职掌、见今各衙门遵照行事。故会典本职掌而作。凡旧文皆全录、而诸书...[书籍]
(明)李東陽等纂《大明會典》簡介明代官修的記載典章制度的史書。又名《明會典》。始纂於弘治十年(1497)三月﹐經正德時參校後刊行。共一百八十卷。嘉靖時經兩次增補﹐萬曆時又加修訂﹐撰成重修本二百二十八卷。洪武二十六年(1393)﹐...[书籍]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仁祖第四子、母曰淳皇后陈氏。)以元天历元年九月丁丑生。至正十二年,从郭子兴于濠州。二十四年正月丙寅朔,立为吴王。二十七年,称吴元年。明年正月乙亥,即皇帝位,建元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崩于西宫。...[书籍]
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亩{亩厶}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政则绁天子之所,任岳牧侯伯...[书籍]
凡例十四则一杜佑作通典之后至宋时尝命朱白续修而其书巳不传今续通典循杜氏之例仍分为八门自各代正史之外如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集礼明会典诸书皆参酌引用...[书籍]
研讨永乐大典之风近时始盛如袁氏同礼之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赵氏万里之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其最着也据袁氏所考见存大典约三百册五百余卷而搜求未得之帙尚不与焉赵氏所考辑出之书亦无虑五百种并为着其版刻供人搜求可谓极好古敏求之能...[书籍]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唐会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它取材于唐代的实录文案,分门别类地具体记载了唐朝各种典及其沿革,保存了《新唐书》、《旧唐书》未载的史实,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向来为唐代...[书籍]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图,此书本应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个部...[书籍]
是所以答君亲之恩,明臣子之行,忠不可废于国,孝不可弛于家。孝既有经,忠则犹阙,故述仲尼之意,撰《忠经》焉。今皇上含庖轩之道,茂勋华之德,弼贤俾能,无远不奉。忠之与孝,天下攸同。臣融岩野之臣,性则愚朴,沐浴德泽,其可默乎?作为此经,庶少裨补,诚则辞理薄陋,不足以称。为忠之所...[书籍]
扬州大明寺井第五。而松江第六。淮水第七。与羽说皆相反。季卿所说二十水。庐山康王谷水第一。无锡惠山石泉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峡蛤蟆口水第四。虎丘寺井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第八。桐柏淮源第九。庐山龙池山顶水第十。丹...[书籍]
《通典》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肃宗、代宗以后的变革,有时也附载于注中),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书籍]
《三命通会》分十二卷,不署撰人姓名,卷首只题育吾山人。据查《明史·艺文志》所列书目载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和《三命通会》的卷数一样,只是“通会”和“会通”有所不同。按照《星学大成》作者万民英,字育吾推测,很可能和育吾山...[书籍]
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大子。曹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在位七年,谥文帝。今存诗歌四十余首,其中《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书籍]
提要【臣】等谨案书传防选六卷明翰林学士刘三吾等奉勅撰案蔡沈书传虽源出朱子而自用己意者多当其初行已多异论宋末元初张葆舒作尚书蔡传订误黄景昌作尚书蔡氏传正误程直方作蔡传辨疑余苞舒作读蔡传疑逓相诘难及元仁宗延祐二年议复贡举定尚书义用蔡氏于是葆舒等之书尽佚不传陈栎初作书传折衷颇论...[书籍]
世傳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頸疾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説止於此而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張又新爲煎茶水記始云劉伯芻謂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載羽爲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今考二説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