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选自《佩文斋书画谱》,乃陆羽《怀素别传》中的一段。此段虽极简,却提出了“坼壁路”、“屋漏痕”这些著名的概念。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书籍]
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素者,本也;问者,皇帝问于岐伯也,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以皇帝与先知们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书籍]
六十种曲怀香记明陆采怀香记(明)陆采着绣刻演剧十本第三套春芜(朱玉)琴心(相如)玉镜(温峤)怀香(韩寿)彩毫(李白)运甓(陶侃)鸾鎞(杜恙)玉合(韩翊)金莲(苏轼)四喜(宋郊)绣刻怀香记定本怀香记目录第一出家门始终第二出赴辟登程第三出钦赐异...[书籍]
素履子三卷唐张弧撰其书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未着録。惟郑樵艺文略、宋史艺文志有之。盖其词义平近,出于后代,不能与汉魏诸子抗衡,故自宋以来不甚显于世。宋濓作诸子辨,亦未之及。然其援引经史,根极理道,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亦儒...[书籍]
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汇萃12类,予以简要注释。续注部分又作了若干补充,又名《续素问钞》。[书籍]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帝王将相谋臣取得天下、巩固政权、发展建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映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主张上,也是针砭封建王朝的统治术、用人术、领兵术、理财术的一部书。[书籍]
素问要旨论金刘完素自序天地之道,生一气而判清浊,而清者轻而上升为天,浊者重而下降为地。天为阳,地为阴,乃为二仪。阴阳之气,各分三品,多寡不同,故有三阴三阳之六气。然天非纯阳,而亦有三阴,地非纯阴,而亦有三阳,故天地各有三阴三阳,总之以十二矣。然天之阴阳者,寒暑燥湿...[书籍]
赏延素心录清周二学王澍序书画鉴藏,矜重自古。梁之虞和,唐之徐浩、武平一,皆品目精尽,鉴入毛发。自兹以降,惟君相有雅好者,屈天下之物力,金题玉躞,照映一世;寒门素士能讲求雅玩者,盖难之矣。周君药坡,读书稽古,以其余力为鉴藏者定为装潢十则,一一精到,不可移易;知其赏会...[书籍]
医书最古而可信者,莫如《素》《难》。于针灸之诀,又独详焉。盖原人之经络血脉,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而针石汤火,各有所宜施其齐之得也。虽磁石取针,何足云喻。然每患于注述乖刺,拙者用之,往往失理,鲜不以愈为剧,可不慎耶。四明梅孤子高武纂集《针灸要旨》及《聚英》共三帙,一切以...[书籍]
订正太素脉秘诀明·张太素明代医家。号青城山人。通晓儒学,亦精于医。尝摘录《内经》之微旨,深研王叔和脉理的奥义,并以五行为说理工具,体一元而予以通变,著成《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宗统》及《太素脉》。近代名医裘吉生将其收入《珍本医书集成》,行于世。更名...[书籍]
《黄帝内经太素》,古代中医学著作。隋代杨上善撰。[书籍]
订正太素脉秘诀张太素明代医家。号青城山人。通晓儒学,亦精于医。尝摘录《内经》之微旨,深研王叔和脉理的奥义,并以五行为说理工具,体一元而予以通变,着成《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宗统》及《太素脉》。近代名医裘吉生将其收入《珍本医书集成》,行于世。更名《订...[书籍]
《黄帝素问直解》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根本部分,因此它也是我们现在研究中医药学必须首先加以继承整理和认真钻研的经典性著作[书籍]
本书主要针对《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分析、整理、发挥、归纳为五运主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和六气主病(风、热、湿、火、燥、寒)共十一条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原为一百七十六字,现演为二百七十七字,逐条逐证进行注释阐发,并提出相...[书籍]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清汪琥辨自序医学之有素问灵枢。犹吾儒之有六经语孟也。病机之变。万有不齐。悉范围之。不外是也。古之宗工与今之能手。师承其说。以之济世寿民。其功不可究殚。顾吾儒率专精制举。以是为方技。而莫之或习。即涉猎亦未尝及之。愚谓先王之制六经。凡以为民也。有诗书礼...[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