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便览
其内容包括极广,有小儿简要辨证、节录夏禹铸望苗窍诀、验虎口法、初生、调护、脐风、乳子未半岁服药法等很方面,是我国中医流传下来的一部宝贵医书。[书籍]
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仁术便览》,方书名。四卷。明·张浩撰。刊于1585年。本书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辑而成。内容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等94类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等科。有论有方,所论大致中肯,选方大都切于实用。末附...[书籍]
内容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等94类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等科。有论有方,所论大致中肯,选方大都切于实用。末附炮制药法。[书籍]
保幼新编目录表序凡例运气流行法小儿病源总论辨实热辨虚热胎热预治方初生危证惊风之候丹毒之候腹痛之候杂证三关脉法观形察色法听声音法胎热急惊慢惊慢脾风天吊客忤中恶痉痫癫狂丹毒遍身胎肿瘰瘿瘤腹痛腹胀吐泻脱肛下疳疮痔疾治方大便不通治方小便不通治方疳积疟母黄瘦痰厥中风...[书籍]
居官必要为政便览(明)不着撰人●目录卷之上卷之下●新刻居官必要卷之上初仕类吏类户类礼类兵类○初仕类守选在京全要节俭临选时切勿管求好地方恐铨曹窥破反遗钻刺之名机不密而累匪轻初选出在京时有应具书启预通同僚者有应具禀帖同履历预申上司或堂官者须与便人顺赍或发报马顺...[书籍]
《幼幼集成》为中医儿科专著,是汇集儿科诸家之说,并参以己见编撰而成。其无论是在儿科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独到发挥。特别是在惊风辟妄,以及痉病的治疗方面,独具卓见,既有补偏救弊之功,又有临床实用参考价值。其对万氏麻痘、及小儿脉诊、指纹辨证等,都有重要的发挥。...[书籍]
宦海慈航(清)蒋埴撰●目录一燕会二馈遗三祭祀四禁约五供应●宦海慈航毘陵蒋埴□斋昔颜鲁公随所守郡立放生池张无尽曾作监司必禁杀业虽仁民固先于爱物而惜福乃所以推慈汤火魂飞处处应行菩萨道刀砧活命时时宜发大慈悲因知宦海茫茫始信回头是岸略陈五则勿哂迂言○一燕会...[书籍]
幼科切要清王锡鑫序夫医者意也,谓以己之意迎合伊芳之病也。故善医者必待望闻问切而后详理开方,此古今一定不易之理也。盖幼稚小儿,天真浑噩,无识无知,肌肉莹澈,脉络分明。其病不过风寒暑湿燥火,饮食停聚而已,举目可见。岂如壮者之人或因酒色过度,或由思虑受伤之纷纭杂沓,难为...[书籍]
盖幼稚小儿,天真浑噩,无识无知,肌肉莹澈,脉络分明。其病不过风寒暑湿燥火,饮食停聚而已,举目可见。岂如壮者之人或因酒色过度,或由思虑受伤之纷纭杂沓,难为措手哉。故观其面色,闻其啼声,即可知其病之所从来,与夫药之所宜用,而无毫厘或爽也。无如世之庸医,不察夫体属婴孩,一染微,...[书籍]
幼幼新书宋·刘昿公元1150年1、一部40卷的大型儿科类书。南宋刘昿等辑撰,刊于绍兴20年(1150)。刘昿为南宋官吏,喜好方书,感当时缺乏儿科全书,于是各方收集资料,命其部下干办公事王历、乡贡进士王湜整理编写是书,书成38卷,卧病不起,后2卷由楼门生李庚主持完成。2、《幼幼...[书籍]
慈湖诗传(宋)杨简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着録。是书原本二十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尚载其名,而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今海内藏书咸集秘府,而是书之目阙焉,则彝尊所说为可信。葢竑之所録,皆据史志所载,类多虚列;虞稷征刻书目,亦多...[书籍]
幼科发挥明万全叙万氏幼科源流粤自先祖杏城翁。豫章人。以幼科鸣。第一世。蚤卒。先考菊轩翁孤。继其志而述之。庚子客于罗,娶先妣陈氏。生不肖。乃家焉。其术大行。远近闻而诵之万氏小儿科云。为贰世。罗有钜儒张玉泉、胡柳溪。讲明律历史纲之学。翁知全可教。命从游于夫子之...[书籍]
养蒙便读[民国]周秉清第一章立正身垂手,双足齐整,不得欹斜,倚靠桌凳。立必平视,勿俯勿仰,勿左右顾,身勿偏向。侍于亲长,立必在旁,敬候意旨,不得匆忙。亲友聚谈,旁立听言,不得忘形,立于中间。第二章行一步一起,须要端正,不可狂跑,不可跳振。行路勿疾,身正态徐,亲长若呼,却当疾...[书籍]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着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後来民国时人费有容、...[书籍]
《活幼口议》儿科著作。二十卷。元·曾世荣撰。刊于1294年。本书对儿科理论和临床证治予以广泛的阐述和评议,充分发挥了作者本人的见解。卷一三议明至理25篇,总论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对几家主要的儿科著作稍加评论。卷四五议初生牙儿证候26篇;卷六论指纹脉;卷七论面部气色;卷八病证疑...[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