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
序卷一赋一(地舆一)卷二赋二(地舆二)卷三赋三(天文时令)卷四赋四(感怀征旅形体伤叹器物)卷五赋五(物畜卉木)卷六乐章琴操卷七古乐府乐府变卷八三言古诗四言古诗卷九五言古诗一卷十五言古诗二卷十一五言古诗三卷十二五言古诗四卷十三七言古诗一卷十四七言古诗二卷十五五言律诗...[书籍]
周易孟氏章句曰,意内而言外也,释文沿之。小徐说文系传曰,音内而言外也,韵会沿之。言发于意,意为之主,故曰意内。言宣于音,音为之倡,故曰音内。其旨同矣。[周易章句,汉孟喜撰。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事迹具汉书儒林传。喜与施雠、梁丘贺同受业于田王孙,传田何之易。世以意内...[书籍]
《四库全书明文衡》一百卷(明)程敏政撰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明文衡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明文衡九十八巻明程敏政编敏政有宋遗民録巳着録是编首代言为词臣奉勅撰拟之文次赋次骚次乐府次琴操次表笺次奏议次论次说次解次辨次原次箴...[书籍]
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序言李中梓(字仕材)先生,系明末江南医学教育家。籍贯松江府南汇县。生于万历十五年丁亥(先生精于医,复精于文,临症经验甚丰。授徒众多,其中颇有杰出者,如马元仪、尤生州等皆是传其法乳者。李氏生平,著作甚丰,均着眼于培养后进与临症切用。且...[书籍]
序举例卷之一序一卷之二序二卷之三序三卷之四序四卷之五序五卷之六序六卷之七序七卷之八序八记一卷之九记二卷之十记三书事题跋卷之十一传一卷之十二传二像赞卷之十三碑一卷之十四碑二墓志铭一卷之十五墓志铭二墓表墓揭行实述卷之十六诔辞祭文卷之十七杂文铭颂赞卷之十八论说解卷之十九...[书籍]
所著「鹿洲初集」、「東征集」、「平臺紀略」、「鹿洲奏疏」及其他諸書,俱梓行於世。本書初輯於藍廷珍,存文百篇,有廷珍「舊序」;重選於天長王者輔,得六十篇,並加評語,冠以「王序」。卷一有「上滿制府論臺灣寇變書」等九篇、卷二有「檄查壆甲流民」等十篇、卷三有「復制軍論築城...[书籍]
读书堂西征随笔,清汪景祺著。二卷,雍正二年成书,多记时事,间及古史。这里分之为七卷,以便阅读。西征随笔作者:清·汪景祺,汪景祺(1672-1726),原名日祺。字无己,号星塘,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三年举人,雍正二年游陕西,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幕中,著《西征随笔》二卷。三...[书籍]
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前传》丶《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版本:同文堂刋本。十四卷一百十二回。作者:不题撰人。内容:本书是《杨家将演义》的分支。与《万花楼演义》同脉络,但情节内容自成首尾,叙述宋仁宗命狄青等五虎将征西的故事。不少戏曲剧目取材于此。[书籍]
《昭明文选》,简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书籍]
【序】(梁昭明太子撰)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书籍]
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书籍]
方禹修先生陈眉公先生评定华亭陈子龙卧子宋征璧尚木徐孚远闇公周立勋勒卣选辑宋学士文集一(颂表叙)宋濂颂平江汉颂凤阳府新铸大锺颂平江汉颂【平陈友谅】天命皇上为亿兆生民主。文法甚简老旌麾所向。悉臣悉庭。初以一旅之师。兴濠泗间。遂抚淮南。平江东。攻浙东西下之。版图...[书籍]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始见著录。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学家...[书籍]
到上海先后创办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善写嬉笑怒骂文章。最后主编《绣像小说》。光绪卅二(1906)年逝于痨病,死时仅四十岁。着有《官场现形记》、《庚子国变弹词》、《海天鸿雪记》、《李莲英》、《活地狱》卅九回(吴跰人与茂苑惜秋生二人合力续至四十三回)、《中国现在记》、《...[书籍]
書為楊英追隨鄭成功征戰按年逐月之紀錄,極具史料價值。今加有「弁言」,備敘撰者其人、書名由來及內容概要。敘撰者則曰:『不知為何地人,其事蹟亦鮮見於他書。惟據本書所載,知其自永曆三年迄十六年,凡大小征戰,幾於無役不從,實為延平玉部下經理糧餉之要人』。敘書名則曰:『(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