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书籍]
《梁启超文集》作者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斗士,大政治家,大文豪,大学者,本世纪最大的悲剧人物。他一生著述一千四百万字,融汇中西,出入经史,显示了“百科全书”的气派。他的文章,挟雷生电,恣肆汪洋,当时“一纸负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慈禧太后读后愤而痛...[书籍]
陶弘景(四五六年——五三六年),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梁时隐居。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作了一定研究。北宋黄伯思认为传世石刻焦山《瘗鹤铭》是其在梁天监十三年(514)所书。《与梁$...[书籍]
梁皇宝卷梁皇宝卷全集先排香案开卷举赞天地乾坤日月圆,阴阳男女五行全。家家户户都安乐,风调雨顺国家安。恭闻梁皇帝主动腾国界集此宝卷因何以缘请讲其由为乃正宫郗氏孽重如山因堕异类感蒙志公禅师乃师是弥勒世尊于第七世中迦叶佛降临于娑婆世界在五台山顶上修为第一火君参禅...[书籍]
高祖请为先启,广即分麾下精兵配高祖。尔夜便进,去魏军数里,迳上贤首山。魏军不测多少,未敢逼。黎明,城内见援至,因出军攻魏栅。高祖帅所领自外进战。魏军表里受敌,乃弃重围退走。军罢,以高祖为右军晋安王司马、淮陵太守。还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顷之,出镇石头。四年,魏帝自率大众...[书籍]
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分别记载了梁陈两个封建割据政权的历史,是六世纪五十年代到七世纪三十年代期间,姚察、姚思廉父子相继编撰的。梁陈是继东晋宋齐,先后在江南建立的两个封建割据王朝。梁自萧衍(梁武帝)建国到萧方智(梁敬帝)时灭亡,...[书籍]
朱世杰字汉卿,号松庭.北京附近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13—14世纪.数学.关于朱世杰的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仅能从赵城、莫若、祖颐等人为他的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所写的序言中找到一些线索.这些序言均称“燕山松庭朱君”、“燕山朱汉卿先生”.在《四元玉鉴》每卷之首也均...[书籍]
原机启微元倪维德序《原机启微》一书,敕山老人所着也。敕山吴人,生胜国时,卒于洪武初,少受书碧山汤公,得其疏通知远之旨,好积坟素,多至五千卷,为重屋栖之。恣其探讨,以才博闻,或劝之仕,则曰富贵有命,不可强也。时元季崩剥,意不欲仕乱世,故谩应云,晚置别墅于敕山,逍遥物...[书籍]
七月,仍授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輔國將軍、雍州刺史。其月,明帝崩,東昏即位,揚州刺史始安王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尚書右僕射江祏、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更直內省,分日帖敕。高祖聞之,謂從舅張弘策曰:「政出多門,亂其階矣。詩云:『一國三公...[书籍]
它是旧时学校启蒙读物之一,对于今天学习诗词者掌握旧韵平仄、对仗技巧和用韵,仍然很有帮助。它按《平水韵》分部编写,仅平声三十韵。每韵三则文字,每则文字格式相同:十六句,八韵脚,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五七字句多是五言七言律句。车万育(1632-1705),...[书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书籍]
《外科启玄》,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一-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九分论外科约200种疾病的证治,并绘有图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宝》一卷。卷十一-十二为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书籍]
《原机启微》共分上、下二卷。上卷论疾病之原,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将所有眼病分为18类,分别称之为“××之病”,如淫热反克之病、风热之制之病等等,并对各类眼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下卷主要论方剂之宜,共46方,对每方的组成、配伍特点、主治、禁忌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书籍]
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张序先生张元素,〔字〕洁古,易水人也。八岁试童经,二十七经义登科,犯章庙讳出落,于是怠仕进,遂潜心于医学,二十余年虽记诵广博书,(然)治人之术,不出人右。其夜梦人柯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曰《内经主治备要》,骇然惊悟,觉心痛,只为凶事也...[书籍]
《梁书》唐·姚思廉撰《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