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雅
《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雅言”,指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书籍]
序: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书籍]
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书籍]
郭璞博学多才,一生不仅写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而且做了大量的注解古籍工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注解的古籍有《山海经》、《穆天子传》、《尔雅》、《楚辞》、《三苍》和《方言》等等。这些古籍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郭璞对这些古代典籍,尤其是《尔雅$#...[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广雅小学类一【训诂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广雅十卷魏张揖撰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官博士其名或从木作楫然证以稚让之字则为揖让之揖审矣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着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也然其字诂方之许篇或得或失矣是式...[书籍]
上卷先论温病伤寒辨,以风温统论风温、温热、冬温、温毒症状和治法;下卷论湿温、暑温,分湿多热多而辨证用药各有不同。两卷又各依上、中、下三焦分述脉证、治法和方药,又补入吴又可达原饮证治。[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埤雅小学类一【训诂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埤雅二十卷宋陆佃撰佃字农师越州山隂人少从学于王安石熙宁三年擢甲科授蔡州推官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厯官至尚书左丞未几罢为中大夫出知亳州卒于官宋史本?称其精于礼家名数之学著书二百四十二卷如埤雅$##...[书籍]
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下卷重点论述伏气温病,对其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书籍]
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书籍]
温氏母训明温璜述●提要臣等谨案:《温氏母训》一卷,明温璜録其母陆氏之训也。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以梦兆改今名,而字曰寳忠,乌程人。崇祯癸未进士,官徽州府推官,事迹附见《明史?邱祖徳传》,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烈。璜有遗集十二卷,此书其卷末所附録,...[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骈雅小学类一【训诂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骈雅七卷明朱谋防撰谋防有周易象通已着録此书皆刺取古书文句典奥者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自释诂释训以至虫鱼鸟兽凡二十篇其説以为聨二为一骈异为同故名曰骈雅谋防淹通典籍其一斋书目所载往往为诸家所未窥故徴引详...[书籍]
△《温公易说》六卷(永乐大典本)宋司马光撰。考苏轼撰光《行状》,载所作《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宋史?艺文志》作《易说》一卷,又三卷,又《系辞说》二卷。晁公武《读书志》云:“《易说》杂解《易》义,无诠次,未成书。”《朱子语类》又云:“尝得温公《易说》于...[书籍]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难经》所谓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广义伤寒疾病的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书籍]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卷二列表症候32条;卷三列里证症候41条;卷四叙述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辨别由于温热余邪未尽所引起的种种后遗症等。所附《佛崖验方》一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别雅小学类二【字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别雅五卷国朝呉玉搢撰玉搢字山夫山阳人廪贡生官凤阳县训是书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辨正于考古深为有功惟是古人用字有同声假借有转音变异有别体重文同声转音均宜入之此书至于鄷一作岐丰之类则乃岐之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