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章句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仪礼章句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仪礼章句十七卷国朝呉廷华撰廷华字中林初名兰芳仁和人康熈甲午举人由中书舍人厯官福建海防同知乾隆初尝荐修三礼杭世骏榕城诗话称廷革去官后寄居萧寺穿穴贾孔着...[书籍]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大学章#$...[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一楚词章句楚词类提要【臣】等谨案楚词章句十七巻汉王逸撰逸字叔师南郡宣城人顺帝时官至侍中事迹具后汉书文苑传旧夲题校书郎中盖据其注是书时所居官也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逺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辨招防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礼句解目録礼类一【周礼之属】巻一天官?宰上卷二天官?宰下卷三地官司徒上卷四地官司徒下卷五春官宗伯一卷六春官宗伯下卷七夏官司马上卷八夏官司马下卷九秋官司防上巻十秋官司防下卷十一冬官考工记上卷十二冬官考工记下【臣】等谨...[书籍]
///////////////////////////////////////////////////////////////////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书籍]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书籍]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中庸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书籍]
大学章句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仪礼郑注句读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监本石经正误一卷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説畧已着録是书全録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畧以已意防之因其文古□难通故并为之句读马端临文献通考...[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礼记纂言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着録案危素作澄年谱载至顺三年澄年八十四留抚州郡学礼记纂言成而虞集行状则称成于至顺四年即澄卒之歳其言颇不相合然要为...[书籍]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礼记述注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记述注二十八卷国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礼述注已着録是编成于康熈戊子前有自序云始读陈氏集説疑其未尽及读注疏又疑其未诚如序内称郑氏祖防孔氏惟郑之从不载他説以为可恨...[书籍]
序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等奉敕撰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醨,感阴阳而迁变。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喜怒哀乐之志,於是乎生;动静爱恶之心,於是乎在。精粹者虽复凝然不动,浮...[书籍]
案晁氏所引乃《史记·乐毅列传赞》之文,叙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载老子《道德经》二卷,汉文帝时河上公注,又载梁有战国时河上丈人注《老子》经二卷亡。则两河上公各一人,两《老子注》各一书。战国时河上公书在隋已亡,今所传者实汉河上公书耳。明朱东光刻是书,题曰秦人,盖未详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