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书籍]
《兰台妙选》兰台妙选上篇原出琴堂次专以纳音地支取象人禀三命天元,地元,人元谓之三命数周六旬自甲子起,至癸亥,每甲管十支辰,共六十日也虽仗根基之稳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于四季各得其时生旺,此谓根基稳固也未饶格局之真格者,取用于生月。何神为用以定其格局者...[书籍]
予及友龙江王进叔,整暇于六籍书史之余,品藻百物,封植兰蕙。设客难而主其谱,撷英于干叶香色之殊,得韵于耳目口鼻之表,非体兰之生意不能也。所禀既异,所养又充,进叔资学亦如斯兰。野而岩谷,家而庭阶,国有台省,随所置之,其房无斁。夫草可以会仁意,兰岂一草云...[书籍]
王氏兰谱(宋)王贵学撰窗前有草,濂溪周先生盖达其生意,是格物而非玩物。予及友龙江王进叔,整暇於六籍书史之余,品藻百物,封植兰蕙,设客难而主其谱,撷英於干叶香色之殊,得韵於耳目口鼻之表,非体兰之生意不能也。所禀既异,所养又充,进叔资学亦如斯兰,野而岩...[书籍]
药性切用卷之一上草部(山草类)卷之一上草部人参大补,能回元气于无有,性味甘温,肺家专药。功用灵活,五脏之虚,随所引而至。五脏之阳,生阴生血,阳自生而阴自长。退虚火,止烦渴,所谓甘温能除大热也。若大虚衄,生噙咽汁,乃气不摄血,血脱益气耳。参条:补力稍减,有横行手臂之...[书籍]
作者全力塑造出一个完美女性的悲剧形象,通过这样一个完美女性的毁灭,揭示出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的生存状况和不可避免的悲剧。《林兰香》具有一种朴素生动而又泼辣峭利的文字风格,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人物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性格色彩,真是一人一风格,一人一#$...[书籍]
《兰谱》[明]高濂叙兰容质第一陈梦良色紫,每干十二萼,花头极大,为众花之冠。至若朝晖微照,晓露暗湿,则灼然腾秀,亭然露奇,敛肤傍干,团圆四向,婉媚娇绰,伫立凝思,如不胜情。花三片,尾如带彻青,叶三尺,颇觉弱黯。然而绿背虽似剑脊,至尾棱则软薄斜撒,粒许带缁。最为难种,...[书籍]
《景德镇陶录》清蓝浦著●关于《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录(清)蓝浦原著郑延桂補辑《景德镇陶录》清景德镇人氏兰浦原著,六卷,后经弟子郑廷桂增补为八卷,另加入卷首《图说》和卷尾《陶录余论》共十卷,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异经堂刻印刷出版(四...[书籍]
为阳之性,为天之德,健而生息,是之谓乾。为阴之性,为地之德,顺而有常,是之谓坤。气运于天,循环无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为冲气,寄王四时,是曰五行。质生于地,自微而著,润下炎上,曲直从革,土兼载之,而能稼穑,是曰五材。万物之生,于时为春,气为少阳...[书籍]
《兰蕙小史》《兰蕙小史》序兰蕙生山谷中,天无论晴雨,土性皆燥湿得中,而又恒托处于长林、丰草、丛蓁、荆棘之下。故虽经夏秋之烈日,深冬之冰雪,皆以得所荫庇,而无损其生发之机。至剧而置之盆盎之中,生气微矣。而讲求选择、栽植、调护之方,如常州屠云庄《蕙花镜...[书籍]
《药性赋》,原书未著撰人,据考证约为金元时代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书籍]
《岭海兰言》(清)区金策编著●序言天下之理,一而已。孟子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又曰:“求则得之……是求有益于得也。”种兰虽小道,不思其所以受生之理,与不求其所以发荣之故,灌肥恐其不足,浇水虑其不至,莽卤灭裂,徒望速成。此则病其太勤。谚云:“花开如宝,花落...[书籍]
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书籍]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书籍]
抄者佚去欤杭世骏道古堂集有书宣徳彛器谱后一篇曰此明宣徳三年工部档案也辽阳年中丞希尧从部录出以宣宗谕防中有炉鼎彛器字遂摘用之系年氏所定非实事也所言与此本迥异葢世骏所见乃不完残缺以钞自年希尧家故影附而为此説不足据也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