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显
《引凤萧》是明代枫江半云友的小说,本书以才子佳人小说形式,写宋代的历史事件—王安石变法,并表现出作者的政治观点,这在小说中是不多见的。[书籍]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有着萧红这样的经历:出身地主阶级,饱读诗书,为了逃婚离开了那个封建家庭,之后却被未婚夫欺骗同居,被抛弃之后开始她颠沛流离的生活……萧红的命运正如她所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正因为她承受着那些屈辱和痛苦,她...[书籍]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奉防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萧云从画离骚图一册葢踵李公麟九歌图意而分章摘句续为全图博考前经义存规鉴颇合古人左图右书之意但今书中所存各图巳缺畧不全又如荪荃兰蕙以喻君子寄意遥深云从本未为图自应一并绘入以彰称物芳着于古今图书集成内采取补入南书房翰林等...[书籍]
尸子(周)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自序卷上劝学贵言四仪明堂分发蒙恕治天下仁意广泽绰子处道神明卷下散见诸书文汇辑尸子存疑正文自序《汉书艺文志》杂家:“《尸子》二十篇”,隋唐《志》并同。宋时全书已亡,王应麟《汉志考证》云:“《李淑书目》存四卷,《馆阁书目...[书籍]
子思子全书宋汪晫编目录提要内篇天命第一内篇鸢鱼第二内篇诚明第三外篇无忧第四外篇胡母豹第五外篇丧服第六外篇鲁缪公第七外篇任贤第八外篇过齐第九提要臣等谨案。子思子全书一卷。宋汪晫编。考晁公武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晫葢亦未见其本。故别作...[书籍]
《四库全书子畧》(宋)髙似孙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四子畧目录类一经籍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子畧四卷宋髙似孙撰似孙有剡録等书已著录是书详载诸家说部卷一始汉志所载次隋志所载次唐志所载次庾仲容子钞马总意林所载次郑樵通志艺文畧所载皆削其门类而存其书名畧注撰人卷数于...[书籍]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但却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二是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姚察不得见;三是姚思廉...[书籍]
曹子桓云:立德著书,可以不朽。杜元凯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几。故户牖悬刀笔而有述作之志矣。常笑淮南之假手,每蚩不韦之托人。由年在志学,躬自搜纂,以为一家之言。粤以凡庸,早赐茅社,祚土潇湘,搴帷挟服。早摄神州,晚居外相,文案盈前,书幌未辍,俾夜作书,勤亦至矣。裴几原、...[书籍]
《孔丛子》,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现存的版本有七卷和三卷两种系统,篇数皆为23篇,两种传本除分卷不同外,并无太大的差异。其中,1至21篇,是《孔丛子》,内容由孔子(1至4篇)、子思(5至10篇)、子高(12至14篇)、子顺(15至17篇)、子鱼...[书籍]
《尉缭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至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尉缭子》残简后,才充分证明其并非伪书。对于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说为梁惠王时期尉...[书籍]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书籍]
子华子周程本撰子华子原序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华子书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复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杀青书可缮写。子华子程氏名本,字子华,晋人也。晋自顷公失政,政在六卿,赵简子始得志,...[书籍]
故举重越高者,不慢于药,爱赤子者,不慢于保;绝险历远者,不慢于御。此得助则成,释助则废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参于天地、通于鬼神、周于生物者,其得助博也。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书籍]
(谨案:《隋志》杂家:《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书籍]
素履子三卷唐张弧撰其书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未着録。惟郑樵艺文略、宋史艺文志有之。盖其词义平近,出于后代,不能与汉魏诸子抗衡,故自宋以来不甚显于世。宋濓作诸子辨,亦未之及。然其援引经史,根极理道,要皆本圣贤垂...[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