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
清·蓝鼎元编著,蓝公案(原名《鹿洲公案》,又名《公案偶记》、《蓝公奇案》、《蓝公案全传》)版本:清代文言小说集。光绪廿八(1902)年上海山左书林出版,易名为《蓝公奇案》、《蓝公案全传》。二卷廿四则。作者:蓝鼎元。作者受诬罢...[书籍]
《蓝公案》是在蓝鼎元被劾落职之后不久,追忆他在普宁、潮阳两县任内所办的部分案子而写成的,全书共二十四篇。涉及的内容包括各个方面,如《改甲册》、《林军师》等篇,写对欺压百姓的不法衙役和讼师的惩治和打击,《古柩作孽》等篇写他破除迷信的措施。他在侦破每一个案件的过程中,...[书籍]
洛阳伽蓝记为北魏时流传至今的一部名著,虽然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题,可是实际上所着记述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以及传闻的故事等等。因此这部书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的古迹,同时使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历史事实。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人,元魏末为秘书监,"见寺宇壮...[书籍]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阳(或作杨、羊)(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国中部河北卢龙)人。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书籍]
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上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详世谛事,因而出之。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大和十七年,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东面有三门。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书籍]
●国朝书征录目次八大山人王时敏王撰丁元公陈洪绶项圣谟项玉笋项奎鲁得之诸升王崿俞俊张宏金俊明傅山邵弥邹之麟周容徐枋赵澄程邃徐柏龄恽本初龚贤樊圻吴宏胡造樊云高荫邹坤顾知蓝瑛蓝涛杨芝徐人龙顾升董旭王土顾樵周灿余正元张穆查士标何文煌谢彬郭巩徐易沈韶刘祥生张琦张远沈...[书籍]
《七修类稿》五十一卷,又《继稿》七卷,是明人郎瑛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笔记。全书按类编排,分为天地、国事、义理、辩证、诗文、事物、奇谑等七类。郎氏虽尚著有《萃忠录》、《青史痛铖》诸作,但均已不传,故其名世仅凭此《类稿》而已。《七修类稿》当然并非仅有上述价值,尽管有宙杂之弊,却依...[书籍]
宋濂道死,伯巨逮狱,友德冯胜,王弼蓝玉。兔尽犬烹,或至赤族。马后仁慈,一朝崩逝。诸王奔丧,命选僧侍。太子早世,乃立惠帝。削夺诸藩,燕王疑惧。名假诛奸,誓师宣布。帝遣炳文,诫伤叔父。景隆代将,宁王已虏。齐黄同贬,订欲解纷。临江一决,屡破官军。金川迎降,逊国以闻。成祖入城,诸...[书籍]
杭庠士郎生瑛。積學待問而不遇。著七修類稿若干卷。寓閩諸縉紳為梓其傳。予取而覽焉。其言測天地之高深。明國家之典故。研窮義理。辯證古今。掇詩文而拾其遺。捃事物而章其賾。以至奇怪詼謔之事。無不採錄。雖雅俗並陳。巨細畢舉。然類聚條分。雜而不越。於稽其意。無非擴問學。釋疑惑。維世教...[书籍]
格古要论明曹昭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格古要论杂家类四杂品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格古要论三卷明曹昭撰昭字明仲松江人其书成于洪武二十年凡分十三门曰古铜器曰古画曰古墨迹曰古碑法帖曰古琴曰古砚曰珍竒曰金铁曰古窑器曰古漆器曰锦绮曰异木曰异石每门又各分数目多者三四十条少者亦五六条其于古今名玩器具真...[书籍]
其中以委員周有基探報十二件、華廷錫與袁聞柝探報二件、鄭秉機探報十七件暨地方文武如枋寮巡檢玉懋功、千總郭占鰲、遊擊玉開俊、鳳山知縣李瑛、孫繼祖等稟報二十五件以及未具職銜姓名「另紙探報」二十件(共計七十八件),幾乎將日人在臺舉動逐日查明紀錄,史料價值極高;另有地方官吏與日本帶...[书籍]
本書(二冊二○二面一二一、二○○字)不分卷,清道光九年至十年間陳國瑛等十七人采集。采訪者十七人中,內有黃本淵,臺灣人,嘉慶癸酉(十八年)優貢,後舉孝廉方正,欽點教職;曾敦仁,亦臺籍,道光九年歲貢;餘不詳。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此冊傳抄本,今據以略加整理、重編目錄印行。目分...[书籍]
如陆掞倡为云间派,蓝瑛倡为武林派,上官周、金古良、刘伴阮之徒,又谓之金陵派。诸派之流极,更不可问矣。赵文敏谓甜邪俗癞,四者最是恶病。今也或是之亡矣,可胜言哉!如有好学深思者,崛起于时,务欲扫去时习,动法古人,以求真正道理,未始不可继绝业于既隳之后也。等是笔墨,而士...[书籍]
乃咸丰九年,忽有蓝、李之乱。蓝、李者,蓝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关,以私贩鸦片,往来叙州,为老鸦滩汛弁所觉,以赂免。宜宾典史于?育金羡之不满所欲,则告县令汪觐光、千总胡安邦,诱新场烟贩至郡,置之狱。其党初谋劫狱,既闻奉批照屯积例斩,于是其党聚众起事。时承平...[书籍]
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大战,最后由孙悟空大败天兵天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