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记
古呼均为东西,至今犹然(《南齐豫章王嶷传》:“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则谓物为东西)。两间有两苦心法,而东、西合呼之为道。道亦物也,物亦道也。物物而不物于物,莫变易、不易于均矣。两端中贯,举一明三:所以为均者,不落...[书籍]
完整地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至于其它作品,均已散佚不传。在《贩茶船》中,王实甫写妓女苏小卿怨恨书生双渐负心,痛责茶商王魁“使了些精银夯钞买人嫌”,要“把这厮剔了髓挑了筋剐了肉不伤廉”,她敢爱敢...[书籍]
《西汉演义》,明代钟山居士甄伟演义。本书最早的版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而最有名的版本为明末《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该本除收甄伟《西汉演义》外,还收有谢诏《东汉演义》,《西汉》故事虽有演义成份,但基本内容与历史记...[书籍]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书籍]
(唐)裴庭裕裴庭裕(一作廷裕,或误作延裕)字膺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于晚唐武宗会昌(841-846)、宣宗大中(847-859)之际。僖宗大顺中(890-891),官至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就在这时,他参预了修撰宣宗实录的工作。昭宗时翰林学士,守尚书...[书籍]
《东度记》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书籍]
本书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取材于唐朝僧人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融入浓厚的神奇、浪漫、怪诞成分,将取经题材编写为神话故事,成功塑造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的形象,读来引人入胜。作者简介: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书籍]
今人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版本最佳,其中许多资料为《后汉书》所不备,深为学林所珍重。故有人称辑佚是一项嘉惠后人,有益学林的工作。此辑佚之意义二也。《东观汉记》是记载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光武帝到灵帝时期的一部史书...[书籍]
历唐至宋人巧渐臻。天下之味莫尙焉。而天下亦无不飮茶之国。北虏最远于茶乡。嗜茶者无如北虏。以其长时餧肉。背热不堪故也。由是宋之抚辽夏。明之抚三关。皆以是而为之饵。我东产茶之邑。遍于湖岭载。中国之茶。生于越絶岛万里之外。然犹取而富国御戎之货。我东则产于笆篱阶。...[书籍]
杨致和《西游记传》和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书籍]
刘郁撰写《西使记》记载了元朝派使节觐见旭烈兀的情况,其中有关于回回医药(即阿拉伯医药)的见闻,增加了当时中国人对回回医药的认识。书中所记载的阿只儿、阿息儿、奴哥撒儿3种回回药物,被收录进了《本草纲目》。[书籍]
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丘处机弟子李志常著。讲述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教长丘处机(1148-1227)成吉思汗的邀请,从黄海之滨到中亚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觐见并传授长生之术的经历。==============================================================================《长春真人#$...[书籍]
封面题“全相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书林余文台梓”。卷首有〈八仙传引〉,署“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言”。版心题“全相八仙出身东游记”,或“全相八仙出身传”或“八仙出身东游记”或“八仙出身传”或“八仙出处”,或“全像东游”或“东...[书籍]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代吴元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书籍]
《广雅》云:南方曰炎天,西南方曰朱天,西方曰成天,西北方曰幽天,北方曰玄天,东北方曰变天,(九天亦名九野。)九天之际曰九垠,(堮也。)九天之外次曰九陔。(陔,阶也,言其阶次有九。)凡天去地二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度。地之厚,与天高等,天南北相去二亿三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