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榆生
既而得常熟冯定远(班)先生遗书,心爱慕之,学之不复至于他人。新城王阮亭司寇,余妻党舅氏也,方以诗震动天下,天下士莫不趋风,余独不执弟子之礼。闻古诗别有律调,往请问,司寇靳焉。余宛转窃得之。司寇大惊异,更睹所为诗,遂厚相知赏,为之延誉。然余终不肯背冯氏。且以其学绳人,人多不...[书籍]
《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书籍]
龙城录旧题唐·柳宗元撰龙城录(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版本:唐代传奇小说。《古今说部丛书》本。二卷四十三则。作者:旧题柳宗元撰,但历来学者对此存疑。内容:主要记述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部份内容影响后世小说创作。序柳先生...[书籍]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书籍]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公案小说,全书十卷,安遥时编。编著者安遥时生平事迹待考。《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书籍]
予居龙川为《略志》,志平生之一二,至于所闻于人,则未暇也。然予年将五十起自疏远,所见朝廷遗老数人而已,如欧阳公永叔、张公安道皆一世伟人,苏子容、刘贡父博学强识,亦可以名世,予幸获与之周旋,听其所讲说,后生有不闻者矣。贡父尝与予对直紫微阁下,喟然太息曰:「予...[书籍]
平生家无尤物,有书数百卷,尽付之他人。既之龙川,虽僧庐道室,公皆不许入。裒橐中之余五十千以易民居,大小十间,补苴弊漏,粗芘风雨。北垣有隙地可以毓蔬,有井可以灌,乃与子远荷鉏其间。既数月,韭、葱、葵、芥得雨坌出,可菹可芼,萧然无所复事矣。然此郡人物衰少,无可晤语者。...[书籍]
《公孙龙子》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十四篇,但现在只保存下来了六篇。第一篇《迹府》也是后人搜集的有关他的事迹,其他五篇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公孙龙所作。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白...[书籍]
《公孙龙子注》(清)陈澧注《公孙龙子注》(一卷),据冼玉清《广东释道著述考》云:《番禺县志艺文志》有著录,为汪兆镛抄本。据汪云:当时『门人传抄,多有出入』(《公孙龙子注跋》)。则汪本只是其中之一。后来,汪兆镛(微尚斋)在陈澧先生孙子陈仲献处得见陈先...[书籍]
《龙图公案》又叫《包公案》,它的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采自史料,或吸收曲艺精华,或取自时事近作。内容大都是包公明断谋财害命、仗势凌人以及奸盗诈骗等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同时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故事情节较为生动曲折,但语言呆滞平庸。...[书籍]
《龙图公案》内容简介: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记述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故事。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采自史料,或转抄《海公案》,或取自时事近作。内容大都是包公明断谋财害命、仗势凌人以及奸盗诈骗等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同时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故事情...[书籍]
(清)方式济◎方隅边荒沿革,传闻异辞,黑龙江尤为绝域,古史书而不详。盛朝大一统之化,方隅日广。余备极搜讨,得梗概焉。盖自奉天过开原,出威远,堡关而郡县尽。外有七镇:曰稽林乌喇;曰宁古塔;曰新城;曰伊兰哈喇,属宁古塔将军辖,由新城之白都纳渡诺尼江而北;曰卜魁;曰墨尔根;曰艾...[书籍]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何为“龙文”?原来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龙龛手鉴小学类二【南字书之】提要臣等谨案龙龛手鉴四巻辽僧行均【属】撰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晁公武读书志谓此书巻首僧智光序题云统和十五年丁酉七月一日沈括梦溪笔谈乃谓熈宁中有人自契丹得此书入傅钦之家蒲传正取以刻版其序末旧云重熈二年五月序蒲公削去之云云今按...[书籍]
《飞龙全传》是清朝人吴璿著的一本小说。《飞龙全传》全书共六十回,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