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侍奉...
留略(生卒年不详),会稽长山(今浙江省金华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为吴国名将留赞的长子。曾任都尉,受诸葛恪之命,负责守备东兴大堤的东侧城堡(西侧城堡由全端负责守备)。魏将胡遵、诸葛诞率大军登上大堤,并攻打城堡,不久诸葛恪的援军到达,击退魏军。后被任命为东海太守。...
李略,蜀人。曾为虞部属官,仁宗天圣中知荣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因略、畋二字形近,李畋(见本书卷九六)亦于天圣中知荣州,故疑李略即李畋之误。然李畋官虞部无据,尚难成定说。[人物]
张弘略(?-1296年),字仲杰。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元初名将张柔第八子。中国元朝将领。宪宗五年(1255年),权顺天万户。中统二年(1261年),继柔任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李璮之变后,张弘略被解兵职。至元元年(1264年),入宿卫。至元三年(1266年),辅佐其父筑...
元略(?-480年),字贺略汗,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第三子。延兴二年,拜侍中、征北大将军,册封广川郡王,侍中、征北大将军、中都坐大官。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去世,获赠车骑大将军,谥号为庄。北魏广川庄王
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人物]
阮略,字德规,生卒年不详,山东淄博人。晋朝人阮放、阮裕之祖父,官至齐郡(位于今山东淄博)太守。西晋齐郡太守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
元略,字俊兴,元诱弟。才气劣于元熙,而有和邃之誉。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窦略(446—528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北魏大臣,辽东郡公窦羽玄孙。北魏延兴元年(471),授文德殿大学士,负责制定礼乐,纠正风俗。太和十四年(490),推动迁都事宜,授平远将军,册封建昌郡公,协助落实民族融合的政令。武泰元年(528年),去世,时年八十三,追赠征...
黄公略(1898—1931),湖南省湘乡人,是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黄公略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
吴甫三,略历未详。存诗一首,见连横《台湾诗录》,今据以移录。[人物]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郡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侯景之乱爆发,进入西魏为人质。梁元帝即位后,册封始安郡王。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后,随父亲一同遇害。梁朝宗室
广川王拓跋略,文成皇帝子,延兴二年封。位中都大官,性明敏,鞫狱称平。太和四年薨,谥曰庄。文成皇帝子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