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引为丹阳主簿。梁武帝践阼,历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除御史中丞,转秘书监,...
楼昉(生卒年不详),字旸叔,号迂斋,庆元道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大臣,史学家,文学家。楼昉受学于吕祖谦,与弟楼昞俱以文名。绍熙四年(1193年)中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寺主簿。后以朝奉郎守兴化军卒。楼昉为文汪洋浩博,尤精史学。著有《中兴小传》《宋十朝纲...
解昉,生卒年均不详,字方叔。曾任苏州司理。存词二首。[人物]
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字宗明,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清苑县)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皇长子,母为俞德妃,崇庆公主同母兄。景祐四年五月九日(1037年6月24日),出生即夭折。庆历元年五月乙丑(1041年6月18日),赐名赵昉,辍朝二日,赠太傅,赠褒王,谥号“怀靖...
元昉(510~528年),字子朏(fěi),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曾孙,司州牧元谧的儿子。凭借门荫入仕,累迁给事中。建义元年,遇害于河阴之变,获赠使持节、抚军将军、光州刺史,谥号为懿,陪葬于西陵。北魏宗室大臣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人物]
任东里,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任昉第四子。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
释元昉,号雪汀。主四明寿国寺(《四明宋僧》卷一)。[人物]
爱新觉罗·弘昉(1704-1772年),清圣祖康熙帝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第二子。清圣祖康熙帝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第二子
孟昉,字天纬,一作天晔。本西域人,回族,寓居北京。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〇)间为胄监生。明敏英妙,质美而行懿,由乡举得举,从事臬司宪部掾枢府,进中书西曹,典国子监簿。元明间回族词人,曾在元为官。有多部作品传世。元曲三百首中收有他的一首天净沙。《滋溪文稿》卷三十张光弼赞许道...[人物]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人物]
刘昉,南宋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人物]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建中元年(780)登进士第,其余不详。事见《文苑英华》卷一八九省试州府试诗,参张忱石《〈全唐诗〉无世次作者考索》。《全唐诗》存诗1首。[人物]
宋温州平阳人,字叔方,号节斋。陈岘子。与刘克庄等号端平八士。累迁权吏部侍郎,知福州。重士爱民,威惠兼至。理宗景定初,知建宁府,除吏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清惠。[人物]
高宗永徽间人。工嘲咏。曾作诗嘲奉礼郎许子儒。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启颜录》。《全唐诗》存诗1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