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
伏生(伏胜,字子贱),秦汉时人,享年100岁。邹平人(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一说二十八篇,《泰哲》一篇系后来所增),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
伏德(?-215年1月8日),琅琊东武人,东汉末年人物,屯骑校尉伏完与阳安长公主刘华所生长子、皇后伏寿之兄。兴平二年,跟随汉献帝东归,因功受封列侯。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丁卯(公历215年1月8日),举族皆为曹操所杀。伏典、汉献帝皇后伏寿的兄长...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
伏暅子。博学有才思,善效谢康乐,为五言诗。任昉叹曰:“此子日下无双。”齐末,州举秀才,对策第一。萧衍(梁武帝)至新林,挺迎谒,引为征东行参军。梁武帝天监初,除中军参军事。在家讲《论语》,听者倾朝。累迁晋陵、武康令。后除南台书侍御史,因纳贿被劾,惧罪出家,名僧挺。后遇赦,不堪...[人物]
伏湛(?―37年),字惠公,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经学家伏胜(伏生)之后,东汉初年大臣。伏湛生性孝顺友爱,少时继父业,教授数百人。汉成帝时,因父功绩任博士弟子。至王莽时任绣衣执法、后队属正。更始帝刘玄即位,任其为平原太守。...
伏无忌(生卒年不详),东汉琅琊人。伏氏为诸城巨族,世传儒学,曾显达于两汉,被称为“伏氏学”。东汉官员
伏光,东汉伏湛之孙,伏翕之子。东汉人物
伏俨,字景宏,琅琊东武人。后汉著名史学家,撰有《前汉纠谬》、《子虚赋注》。《建立伏博士始末》载伏俨为伏氏十七世祖,是东汉官员伏完之孙。后汉史学家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
伏翕,东汉伏湛之子。东汉官员
伏质,东汉伏无忌之子。东汉官员
伏夫人(生卒年不详),伏姓,其名不详,三国曹魏大臣司马懿的宠姬,生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四子。三国曹魏大臣司马懿的姬妾
伏完(?-209年),琅琊东武(山东诸城)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司徒伏湛六世孙,大司农伏质之子,汉献帝伏皇后之父。袭爵不其侯,娶桓帝女阳安长公主为妻,历任侍中、执金吾、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建安十四年(209年)去世。东汉末年人物
乞伏益州(生卒年不详),凉州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和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的弟弟,十六国时期西秦宗室将领,官至前军将军、秦州牧。西秦宗室大臣
伏晨,字不详,琅邪东武人。袭父爵为不其侯。伏晨为人谦敬博爱,尤其好学。汉顺帝时,因为孙女伏氏被册封为贵人,特赐予他奉朝请的资格和特进的地位,后去世。东汉时期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