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
胡用和,词人,祖籍天门山(在浙江奉化县境)。由元入明,其生平不详。[人物]
陈德和,[元](约公元一三三一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文宗至顺中前后在世。工曲,作有雪中十事等散曲,存乐府群玉中。[人物]
王元梅,字玉和,号逊庵,贵池人,乾隆庚子进士,官汝阳知县,著《素心阁赋》、《草雪村诗钞》。[人物]
王和卿,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人物]
元和(?~523年),字善意,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玄孙,武昌简王拓跋平原之子。太和年间,出家为僧,让位于元鉴。元鉴逝世后,袭封武昌王爵位。历任谏议大夫、太子率更令,迁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孝明帝元诩时期,出任...
元明宗和世?(西里尔字母:Х?слэнхаан;藏文:???????,威利:kushala;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在位,在位6个月。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洪和元,洪仁发长子。初随父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约1861年,封巨王。10月在安徽无为运漕为湘军所败。太平天国巨王
元载子。释褐校书郎。代宗大历中,官至秘书丞。时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伯和兄弟得肆其志,唯以聚敛财货、征求音乐为事。名姝、异乐,禁中所无。后贬扬州兵曹参军。节度使陈少游外与之交,阴伺其过以上闻。大历十二年(777年),载得罪,伯和于扬州赐死。唐朝官吏
元显和(?~525年),字显和,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左仆射元丽之子。元显和少有节操,起家司徒(崔光)记室参军,后出任徐州长史。孝昌元年(525年),率军平定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兵...
杨元和(?-?),略阳清水氐人,是杨保宗的独子,武都王,为武都国第二任国君,也是后仇池国第九位国君。455年被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加封为武都王,466年弃国投奔北魏。武都国第二任国君、后仇池国第九任国君
元始和(488~505年),字灵光,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汝阴王拓跋天赐之孙,骁骑将军元逞元子。父亲去世后,袭封汝阴王。正始二年,去世,葬于西陵之北岗。北魏官员
元庆和,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汝阴威王拓跋逞之子。初仕北魏,官至东豫州刺史,大通元年,举城投降南梁。梁武帝萧衍以为北道总督、假魏王。行至项城,北魏朝廷出师讨之,望风退走。萧衍责之曰:“言同百舌,胆若鼷鼠。”遂徙于合浦。北魏宗室大臣
张元和(1907.11.26-2003.9.27)女,著名昆曲度曲家(专工清唱的昆曲专家)。安徽合肥人。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陆英,二妹张允和,三妹张兆和,四妹张充和,中国近代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国,享年96岁。昆曲度曲家
和蒙(951-995)字显仁,开封浚仪人,和岘之弟。生于周太祖广顺元年,卒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年四十五岁。[人物]
不戒和尚,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仪琳之父,哑婆婆之夫。逻辑怪异,武功颇为高强。因追求尼姑(哑婆婆)而剃光了头,做起和尚,起初恼恨令狐冲令仪琳害相思病,找上采花大盗田伯光,制服了他并到华山请令狐冲去与仪琳见面,不成后逼迫田伯光当了和尚,法号“不可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