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
刘基,《汉书》作刘堪,西汉河间王,汉景帝刘启曾孙,河间献王刘德之孙,河间共王刘不害之子。在位十二年去世,谥号刚。死后其子刘授嗣位,是为河间顷王。西汉河间刚王
刘基(184年—232年)字敬舆。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东汉军阀、扬州牧刘繇长子,三国时吴国重臣。深得孙权喜爱。历骠骑将军东曹掾、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为吴王,迁升为大农(即大司农),后迁任郎中令。孙权称王,改郎中令为光禄勋,使刘基分平尚...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刘弘基早年以父荫为右勋侍,为避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物]
刘基(184年—232年),字敬舆,东莱郡牟平县(今山东牟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扬州牧刘繇长子。容姿美好,深得孙权喜爱。历任骠骑将军东曹掾、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成为吴王,授大司农,迁郎中令。孙权称帝后,授光禄勋,联合丞相顾雍...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人物]
李孝基(567~619年),字孝基,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将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次子。武德元年(618年),封为永安王,历任陕州总管、鸿胪卿,坐罪免官。武德二年(619年),拜行军总管,带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陕州总管...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毋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魏景元二年王基去世...
卢承基(600年—659年),字子构,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十二代祖是东汉北中郎将卢植。八世祖卢谌,晋太尉刘琨从事中郎、十六国时后赵中书令。五代祖卢玄为北魏散骑常侍。郢州刺史
王宾基,字叔鹰,海盐人。官石城知县。有《堇庐遗稿》。[人物]
胡正基,字岫青,号巽泉,平湖人。贡生。有《瑶潭诗剩》。[人物]
张鸿基,字仪祖,号研孙,吴县人。诸生。有《传砚堂诗集》。[人物]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
曾由基,字朝伯,号兰墅,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曾仕宦临安,与陈鉴之(刚父)有交。有《兰墅集》、《兰墅续稿》,已佚。陈起收其诗入《江湖后集》。事见集中有关各诗。曾由基诗,据《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人物]